常用工具 免費問醫(yī)生

劉世君主任醫(yī)師

勝利油田中心醫(yī)院 胃腸外科

擅長:甲狀腺疾病,胃腸道疾病,疝疾病

全部作品

01:39

胃癌的定義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可發(fā)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數(shù)以上發(fā)生于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絕大多數(shù)胃癌屬于腺癌,早期無明顯癥狀,或出現(xiàn)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癥狀相似,易被忽略。

2021-09-14
播放(1221)
01:12

胃癌如何分期

1.早期胃癌:浸潤深度在黏膜層和黏膜下層的腫瘤,淋巴結轉移率基本為零,可行內(nèi)鏡下微創(chuàng)手術,達到完全的根治治療;2.中晚期胃癌:即進展期癌,腫瘤組織侵犯超過內(nèi)膜下層,進入固有肌層,通常伴有遠端轉移,如淋巴結轉移、肺部轉移、肝臟轉移及骨轉移等。

2021-09-14
播放(510)
02:02

胃癌有哪些分類

1.按形態(tài)分類,按肉眼形態(tài)可分為隆起型、平坦型和凹陷型。2.組織病理學分類可分為腺癌、腺鱗癌、鱗癌等。按組織結構不同,腺癌還可分為乳頭狀癌、管狀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細胞癌。3.按發(fā)病部位分類可分為胃底賁門癌、胃體癌、胃竇癌等。

2021-09-14
播放(1389)
01:19

胃癌的發(fā)病原因

胃癌的發(fā)病原因:1、環(huán)境與飲食因素:環(huán)境惡劣以及不良的飲食習慣可能誘發(fā)胃癌;2、精神因素:性格內(nèi)向,容易生悶氣的人群,胃癌發(fā)病率相對較高;3、遺傳因素:胃癌患者家屬患病率相對更高;4、感染因素: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也是胃癌發(fā)病的原因之一。

2021-09-14
播放(915)
01:20

胃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

胃癌是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一種惡性腫瘤。全球每年新發(fā)胃癌的人數(shù)約有95萬,死亡患者近70萬;我國每年新發(fā)胃癌的人數(shù)約為42.4萬,死亡人數(shù)接近30萬;我國胃癌的發(fā)病和死亡人數(shù)約占全球胃癌發(fā)病和死亡人數(shù)的二分之一。

2021-09-14
播放(909)
02:31

胃癌轉移途徑有哪些

胃癌轉移途徑包括:1.直接浸潤:賁門胃底癌易侵及食管下端,胃竇癌可向十二指腸浸潤。2.血行轉移 :發(fā)生在晚期,癌細胞進入門靜脈或體循環(huán)向身體其他部位播散,形成轉移灶。3.腹膜種植轉移 :腫瘤細胞脫落并種植在腹膜和臟器漿膜上,形成轉移結節(jié)。

2021-09-14
播放(1299)
01:13

胃癌的癥狀有哪些

胃癌早期無明顯癥狀,表現(xiàn)為上腹部不適、打嗝、疼痛以及消化不良癥狀。隨時間推移,上腹部疼痛逐漸加劇。當腫瘤到一定程度,可出現(xiàn)嚴重嘔吐、疼痛癥狀。一旦腫瘤破潰,可導致胃穿孔,可出現(xiàn)腹部劇烈疼痛、嘔血、便血。晚期出現(xiàn)體重明顯下降、消瘦以及惡病質。

2021-09-14
播放(1270)
02:18

胃癌如何診斷

病史、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符合胃癌特點,且X線氣鋇雙重造影或內(nèi)鏡發(fā)現(xiàn)占位性病變,即可臨床診斷胃癌,但最終確診胃癌還須根據(jù)活組織檢查或細胞學檢查結果。凡是胃潰瘍患者經(jīng)嚴格內(nèi)科治療而癥狀仍無好轉者,需要及時進行全面檢查。

2021-09-14
播放(954)
01:14

早期胃癌怎么治療

早期胃癌,腫瘤局限于黏膜層或者黏膜下層,無論是否發(fā)生淋巴結轉移,均建議進行根治性切除或者胃大部切除。隨內(nèi)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早期胃癌建議進行內(nèi)鏡下黏膜切除或者腹腔鏡下局部胃切除,具有淋巴結轉移傾向的患者,建議追加淋巴結清掃。

2021-09-14
播放(1460)
01:14

胃癌的治療方法

胃癌治療應盡量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如胃癌未發(fā)現(xiàn)遠端轉移,可通過內(nèi)鏡治療的方式,將其根治。早期胃癌可行胃鏡黏膜切除術,或黏膜下層剝離術,臨床上稱為EMR或ESD,其特點為費用較低,療效較好,病程較短,并發(fā)癥較少。

2021-09-14
播放(937)
01:23

胃癌可以治愈嗎

胃癌根據(jù)不同分期,治療方法各異,但手術是唯一能夠治愈胃癌的方法。早期胃癌患者術后不必使用化療,治愈率達到90%以上。Ⅱ期胃癌治愈率可達到70%,Ⅲ期胃癌治愈率可達到50%,Ⅳ期胃癌治愈率僅為10%左右。中晚期胃癌患者,手術后生存率仍然較低。

2021-09-14
播放(806)
01:22

胃癌手術后復查選用什么方法

1、血生化檢查:包括身體恢復的基本指標,如肝功能、血色素、腫瘤標記物CEA、糖類蛋白等;2、影像學檢查:包括超聲波、CT檢查每半年或者一年,要進行一次CT檢查評估;3、腫瘤學評估:早期胃癌手術后三個月,復查一次腫瘤學評估。

2021-09-14
播放(720)
01:16

胃癌復發(fā)癥狀有哪些

胃癌復發(fā)的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癥狀;進展期可出現(xiàn)體重下降、食欲減退、乏力、局部包塊以及胃脘疼痛、上腹飽脹感加重、惡心、嘔吐、腹瀉、貧血、水腫、發(fā)熱等情況;如果腫瘤侵犯幽門部位則會引起幽門梗阻,胃癌復發(fā)后往往還會引起腹水、肝脾腫大、黃疸。

2021-09-14
播放(680)
01:16

胃癌晚期能治好嗎

胃癌晚期是較嚴重的階段,一般無法治愈,可通過治療延緩腫瘤的進展。臨床中,常應用化療藥物、靶向藥物、免疫治療等,減輕腫瘤侵犯或轉移壓迫導致的癥狀,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減少疼痛,延長生存期。晚期腫瘤的治療要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況,制定不同治療方案。

2021-09-14
播放(744)
01:18

胃癌轉移到肝還能治嗎

胃癌如果發(fā)生肝轉移,則說明已不是早期,若肝臟的轉移是孤立的,病灶小于5cm的,可以進行手術;若不能手術,判斷是否化療;若不能化療的,是否可選擇其它治療方法,如靶向治療、營養(yǎng)支持治療,或者是肝動脈栓塞治療。

2021-09-14
播放(1178)
01:28

胃癌靶向治療效果如何

胃癌靶向治療效果如何:1、表現(xiàn)為HER2陽性的胃癌患者占比較低,僅10%左右,這部分患者可以用赫賽汀可獲得一定療效。2、胃癌血管的靶向治療是胃癌輔助治療的有效方法之一,如阿帕替尼以及國外的低分子靶向藥物與單抗藥物等。

2021-09-14
播放(1161)
01:36

如何預防胃癌

胃癌預防包括改變飲食結構,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三餐不定時。少飲烈性酒,不吸煙。積極治療胃潰瘍、慢性胃炎,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對高發(fā)區(qū)及高危人群進行胃癌的普查,胃癌的直系親屬患胃癌的風險較大,應盡早安排胃鏡檢查和胃泌素水平檢測。

2021-09-14
播放(772)
01:18

手術后血糖控制在多少算正常

目前流行的兩種手術方式是袖狀胃切除術和胃轉流術,糖化血紅蛋白標準是手術效果的指標,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血糖緩解率在65%左右,胃轉流術血糖緩解率在85%左右。術后可僅通過飲食和運動來控制,糖化血紅蛋白達到6%,手術效果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

2021-09-14
播放(877)
01:42

怎樣治療頑固性便秘

患者糾正飲食習慣后,排便情況如未得到較大的改善,可到醫(yī)院就診,治療包括:1.刺激性瀉藥:此類藥物含蒽醌類物質,可導致患者出現(xiàn)結腸黑變病,不可長期使用;2.滲透性瀉藥: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安全性較高;3.膳食纖維:可增加大便容積,促進排便。

2021-09-14
播放(570)
01:35

左下腹痛是怎么回事

常見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主要有腸易激綜合征、功能性腹痛、便秘、左半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缺血性腸病、腸梗阻、腸穿孔、結腸癌等。此外,還會涉及到婦科疾病,如宮外孕、黃體破裂、卵巢囊腫蒂扭轉等。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盡早到醫(yī)院就診,完善檢查。

2021-09-14
播放(720)

劉世君的簡介

胃腸外科,主任醫(yī)師,擅長胃腸道疾病、甲狀腺疾病、疝疾病的診斷、治療,尤對胃腸道腫瘤有專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