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
導讀防風屬于傘形科植物,通常具有美容養(yǎng)顏、止血、止瀉、止痙、止痛等功效與作用,食用方法包括防風苡米茶、防風粳米粥、防風紅棗生姜湯、防風銀花陳皮酒、防風鯽魚湯等。但陰血虧虛、熱病動風者不宜使用防風,血虛痙急或頭痛不因風邪者忌服防風。...
防風屬于傘形科植物,通常具有美容養(yǎng)顏、止血、止瀉、止痙、止痛等功效與作用,食用方法包括防風苡米茶、防風粳米粥、防風紅棗生姜湯、防風銀花陳皮酒、防風鯽魚湯等。具體分析如下:
一、功效與作用
1、美容養(yǎng)顏
防風還被用于美容領(lǐng)域,其能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改善皮膚血液循環(huán),對抗皮膚老化,減少皺紋,使肌膚更加光滑細膩。此外,防風還有助于排毒,改善膚色暗沉等問題。
2、止血
防風炒炭后有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療便血、崩漏等出血癥,能收斂止血,促進血液凝固。防風炒黑,則入血分增強止血之效。
3、止瀉
防風炒用有止瀉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脾虛濕盛所致的腹瀉,能升陽止瀉,調(diào)節(jié)腸道功能。防風配柴胡、羌獨活等,能散風勝濕,升清止瀉。
4、止痙
防風有一定的止痙作用,可用于治療破傷風、小兒驚風等,能平息內(nèi)風,緩解痙攣癥狀。防風治破傷風時,有祛風止痙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藥同用。
5、止痛
防風含有的活性成分具有鎮(zhèn)痛效果,對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如神經(jīng)痛、肌肉痛等,都有一定的緩解作用。通過抑制炎癥反應,減輕疼痛感受器的敏感度,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二、食用方法
1、防風苡米茶
將薏苡仁與防風一同入水煎制,去渣取汁后代茶飲用。適用于風濕侵及經(jīng)絡而引起的肢節(jié)沉重作痛,甚至微腫發(fā)熱等癥狀。
2、防風粳米粥
取防風、蔥白與粳米一同煮粥。先將防風、蔥白煎取藥汁,去渣后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煮成稀粥后趁熱服食。
3、防風紅棗生姜湯
將防風、紅棗和生姜分別洗凈后,加水煎制。煎好后早晚分服,這種湯對風寒型皮膚瘙癢癥尤為適宜。
4、防風銀花陳皮酒
將金銀花、陳皮,以及沒藥、乳香、天花粉、穿山甲(炙)、皂角刺(炒)、甘草、當歸、赤芍、防風、浙貝母、白芷與黃酒一同放入砂鍋內(nèi),文火煎,濾取酒液后適量飲服,適用于瘡癰腫毒初起,局部紅腫熱痛等癥狀。
5、防風鯽魚湯
將鯽魚去腮、鱗、內(nèi)臟后洗凈,再將白術(shù)、黃芪、防風洗凈煎汁去渣。將煎好的藥汁、鯽魚、蔥段、姜片一同放入燉鍋內(nèi),大火煮沸后轉(zhuǎn)小火繼續(xù)煮,待煮熟時加鹽調(diào)味即可。此湯適用于脾氣虛、易感冒的中老年人,常食用可增強抵抗力。
但陰血虧虛、熱病動風者不宜使用防風,血虛痙急或頭痛不因風邪者忌服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