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費問醫(yī)生

肱骨

所屬科室:外科,骨科
王磊
王磊主任醫(y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普通外科
本文由彩牛醫(yī)生原創(chuàng),經專業(yè)醫(yī)師審核校對

肱骨是上肢最粗壯的長骨,在手臂的運動、支撐以及整體上肢功能中發(fā)揮著關鍵作用。

肱骨連接著肩部和肘部,是眾多肌肉、肌腱和韌帶的附著點。

肱骨對于上肢的力量傳導和活動范圍的控制極為重要。

位置

肱骨位于上臂,近端與肩胛骨的關節(jié)盂構成肩關節(jié),遠端與橈骨和尺骨構成肘關節(jié)。在體表,肱骨的近端位于肩部,可在三角肌覆蓋下觸摸到其大致輪廓。肱骨的外側有三角肌粗隆,是三角肌附著處;內側靠近肘關節(jié)處可以摸到肱骨內上髁,其為一些前臂屈肌的附著點。

參考文獻
[1]呂葉輝,李志宏,吳學平,等.手勢比擬結合3D實物標本在解剖學中的實踐探索[J].基礎醫(yī)學教育,2023,25(07):614-616.
[2]李明蘭.人體解剖學:走進奇妙的人體世界[J].科學之友,2024,(09):20-21.

肱骨的結構分為形狀和分部、內部結構等。具體分析如下:

形狀和分部

肱骨呈長管狀,分為一體兩端。近端為肱骨頭,呈半球形,朝向上內方,與肩胛骨的關節(jié)盂相關節(jié)。肱骨頭周圍的環(huán)形淺溝為解剖頸。在解剖頸下方是外科頸,此處較細,是骨折的好發(fā)部位。肱骨體呈三棱柱形,中部外側有三角肌粗隆,是三角肌的附著點;后面有自內上斜向外下的橈神經溝,橈神經沿此溝經過。肱骨遠端較寬,包括肱骨滑車和肱骨小頭,分別與尺骨和橈骨相關節(jié)。其兩側有突起,內側為肱骨內上髁,外側為肱骨外上髁,都是重要的體表標志。

內部結構

外層是骨皮質,主要由密質骨構成,提供強度和支撐。內部是松質骨,含有骨髓。在幼年時期,骨髓主要是紅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部分紅骨髓轉變?yōu)辄S骨髓,但在某些病理情況下,黃骨髓可重新轉化為紅骨髓。


參考文獻
[1]呂葉輝,李志宏,吳學平,等.手勢比擬結合3D實物標本在解剖學中的實踐探索[J].基礎醫(yī)學教育,2023,25(07):614-616.
[2]李明蘭.人體解剖學:走進奇妙的人體世界[J].科學之友,2024,(09):20-21.

肱骨的主要功能有支持功能、運動功能等。具體分析如下:

支持功能

作為上臂的主要骨骼,肱骨支撐著上肢的肌肉、皮膚和其他軟組織。肱骨承受來自肩部和手部的力量,在手臂靜止和運動時保持上肢的形狀,使手臂能夠維持正常的姿勢和功能。

運動功能

肩關節(jié)運動

肱骨近端的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jié)盂構成肩關節(jié),參與肩關節(jié)的多種運動,如屈伸手臂向前上方和后下方運、外展內收手臂向側面和向身體中線運動、旋內旋外手臂向內和向外旋轉。如在打羽毛球的發(fā)球動作中,肩關節(jié)的這些運動可以使手臂靈活地調整擊球角度。

肘關節(jié)運動

肱骨遠端與橈骨和尺骨構成肘關節(jié),在肘關節(jié)的屈伸運動中起著關鍵作用。在日常的提物、彎臂等動作中,肱骨與前臂骨的協(xié)同運動保證了手臂的正常功能。


參考文獻
[1]呂葉輝,李志宏,吳學平,等.手勢比擬結合3D實物標本在解剖學中的實踐探索[J].基礎醫(yī)學教育,2023,25(07):614-616.
[2]李明蘭.人體解剖學:走進奇妙的人體世界[J].科學之友,2024,(09):20-21.

肱骨的飲食養(yǎng)護至關重要,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營養(yǎng)的均衡攝入,尤其是鈣質的攝入??梢远嗍趁撝D?、豆制品、濃綠蔬菜、蝦皮等促進鈣的吸收。蛋白質是骨骼生長和修復所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瘦肉、魚類、蛋類、豆類等食物都是優(yōu)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足夠的蛋白質攝入可以保證肱骨周圍的肌肉、肌腱等組織的正常生長和修復,同時也有助于骨骼的新陳代謝。同時應避免暴飲暴食,保持清淡飲食,以便保持骨骼正常。

參考文獻
[1]呂葉輝,李志宏,吳學平,等.手勢比擬結合3D實物標本在解剖學中的實踐探索[J].基礎醫(yī)學教育,2023,25(07):614-616.
[2]李明蘭.人體解剖學:走進奇妙的人體世界[J].科學之友,2024,(09):20-21.

在運動方面可以通過力量訓練和伸展運動等進行養(yǎng)護。具體分析如下:

力量訓練

俯臥撐

這是鍛煉肱骨周圍肌肉力量的經典動作。雙手撐地,與肩同寬,身體保持一條直線,通過手臂的屈伸來完成動作。這個動作主要鍛煉三角肌、肱三頭肌等與肱骨相連的肌肉,增強肱骨在支撐和運動中的力量,每組 10~15 次,進行 3~4 組。

啞鈴肩推

坐在椅子上,雙手持啞鈴,向上推起啞鈴,然后緩慢放下。這個動作可以鍛煉三角肌和肱三頭肌,增強肱骨在肩關節(jié)運動中的力量,每組 8~12 次,進行 3~4 組。

伸展運動

肩部伸展

雙手在身后交叉,雙手握住對方的手腕,然后將雙手向上抬起,感受肩部和肱骨周圍肌肉的伸展,保持 15~30 秒。這種伸展運動有助于放松肌肉,減少肌肉酸痛,提高肌肉的柔韌性。

手臂旋轉伸展

站立位,雙手自然下垂,然后緩慢地向內和向外旋轉手臂,感受肱骨周圍的伸展,每次旋轉保持 5~10 秒,重復 10~15 次。


參考文獻
[1]呂葉輝,李志宏,吳學平,等.手勢比擬結合3D實物標本在解剖學中的實踐探索[J].基礎醫(yī)學教育,2023,25(07):614-616.
[2]李明蘭.人體解剖學:走進奇妙的人體世界[J].科學之友,2024,(09):20-21.

在日常活動中,保持正確的姿勢對肱骨健康很重要。避免長時間彎腰駝背或手臂過度扭曲,因為這些不良姿勢會增加肱骨的受力不均衡,可能導致關節(jié)磨損或肌肉疲勞。正確的坐姿和站姿應該是雙肩放松、手臂自然下垂,使肱骨處于正常的生理位置。適當的手臂活動可以促進肱骨的血液循環(huán)。經常進行簡單的手臂伸展、旋轉等動作,有助于保持肱骨周圍的肌肉和關節(jié)的靈活性。但要注意避免過度重復性的手臂動作,如長時間過度使用鼠標或打字,這可能會引起肱骨周圍的肌肉勞損或腱鞘炎。



參考文獻
[1]呂葉輝,李志宏,吳學平,等.手勢比擬結合3D實物標本在解剖學中的實踐探索[J].基礎醫(yī)學教育,2023,25(07):614-616.
[2]李明蘭.人體解剖學:走進奇妙的人體世界[J].科學之友,2024,(09):20-21.

肱骨的健康表現有正常的活動范圍和無痛感和穩(wěn)定性。具體分析如下:

正常的活動范圍

健康的肱骨能夠使手臂和肩部進行正常的運動。肩關節(jié)的屈伸、外展內收、旋內旋外以及肘關節(jié)的屈伸等運動都應該在正常的角度范圍內。肩關節(jié)的外展角度一般可以達到 180 度左右,肘關節(jié)的屈伸角度大約為 0~145 度。

無痛感和穩(wěn)定性

在日?;顒雍驼_\動過程中,肱骨及其周圍組織沒有疼痛、壓痛或不適感。同時,肱骨在參與各種運動時能夠保持良好的穩(wěn)定性,不會出現異常的晃動或移位現象。在進行手臂的伸展、彎曲等動作時,肱骨能夠穩(wěn)定地發(fā)揮其功能,不會引起肩部或肘部的疼痛。


參考文獻
[1]呂葉輝,李志宏,吳學平,等.手勢比擬結合3D實物標本在解剖學中的實踐探索[J].基礎醫(yī)學教育,2023,25(07):614-616.
[2]李明蘭.人體解剖學:走進奇妙的人體世界[J].科學之友,2024,(09):20-21.

肱骨的異常癥狀有疼痛和壓痛、腫脹和畸形、運動受限等。具體分析如下:

疼痛和壓痛

肱骨損傷或病變時,最常見的癥狀是疼痛。疼痛可能是在受傷后立即出現的尖銳疼痛,如骨折時的劇痛;也可能是逐漸發(fā)展的慢性疼痛,如腱鞘炎引起的疼痛。在肱骨的局部區(qū)域還可能出現壓痛,即按壓時疼痛加劇,這可能提示肱骨周圍的軟組織炎癥或骨折。

腫脹和畸形

外傷導致肱骨骨折或嚴重的軟組織損傷時,可能會出現腫脹和畸形。肱骨髁上骨折后,肘部可能會出現明顯的腫脹,并且外觀上可能會看到手臂變形。

運動受限

當肱骨出現問題時,其運動功能會受到影響??赡軙霈F肩關節(jié)或肘關節(jié)屈伸困難、外展內收受限等情況。肱骨骨折愈合不良或肱骨周圍的肌肉嚴重勞損后,患者在嘗試進行手臂運動時會感到明顯的困難。

若有上述任意癥狀,建議及時就醫(yī)。

參考文獻
[1]呂葉輝,李志宏,吳學平,等.手勢比擬結合3D實物標本在解剖學中的實踐探索[J].基礎醫(yī)學教育,2023,25(07):614-616.
[2]李明蘭.人體解剖學:走進奇妙的人體世界[J].科學之友,2024,(09):20-21.

肱骨的影響因素有外傷、過度使用、營養(yǎng)缺乏等。具體分析如下:

外傷

如摔倒時用手撐地、運動中的碰撞等外傷是導致肱骨損傷的常見原因。骨折是比較嚴重的外傷后果,可能會影響肱骨的正常結構和功能。肱骨外科頸骨折和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見的骨折類型,會導致手臂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

過度使用

長期從事需要頻繁使用手臂的工作或運動,如建筑工人、網球運動員等,容易導致肱骨周圍的肌肉勞損、腱鞘炎或關節(jié)磨損。過度的肩關節(jié)或肘關節(jié)運動使肱骨承受過度的壓力,從而影響其健康。

營養(yǎng)缺乏

鈣、維生素 D 等營養(yǎng)物質的缺乏會影響肱骨的骨質密度,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尤其是老年人、素食者等人群更容易出現營養(yǎng)缺乏的情況,導致肱骨的強度下降,容易發(fā)生骨折等問題。


參考文獻
[1]呂葉輝,李志宏,吳學平,等.手勢比擬結合3D實物標本在解剖學中的實踐探索[J].基礎醫(yī)學教育,2023,25(07):614-616.
[2]李明蘭.人體解剖學:走進奇妙的人體世界[J].科學之友,2024,(09):20-21.

肱骨有無異常的自測方法有活動范圍測試、疼痛和壓痛檢查等。具體分析如下:

活動范圍測試

可以自己測試肩關節(jié)和肘關節(jié)的運動范圍。對于肩關節(jié),進行屈伸、外展內收和旋內旋外動作,觀察自己的運動范圍是否與正常范圍相符;對于肘關節(jié),伸直手臂和彎曲手臂,看屈伸角度是否正常。如果發(fā)現運動范圍明顯減小,可能提示肱骨或其周圍組織存在問題。

疼痛和壓痛檢查

用手指輕輕按壓肱骨的各個部位,包括近端、體部和遠端,檢查是否有壓痛。同時,在進行手臂和肩部的日常動作時,注意是否有疼痛產生。如果在按壓或活動過程中出現疼痛,可能表示肱骨有損傷或病變。


參考文獻
[1]呂葉輝,李志宏,吳學平,等.手勢比擬結合3D實物標本在解剖學中的實踐探索[J].基礎醫(yī)學教育,2023,25(07):614-616.
[2]李明蘭.人體解剖學:走進奇妙的人體世界[J].科學之友,2024,(09):20-21.

肱骨的常用檢查有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具體分析如下:

體格檢查

醫(yī)生會首先進行體格檢查,觀察肱骨的外觀,檢查是否有腫脹、畸形等情況。然后通過觸診,感受肱骨的壓痛、溫度等。同時,會檢查肩關節(jié)和肘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評估肱骨的功能。

影像學檢查

X 射線檢查

是檢查肱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梢郧逦仫@示肱骨的形態(tài)、是否有骨折、骨質增生等情況。對于懷疑骨折、骨關節(jié)炎等疾病時,X 射線檢查是初步診斷的重要手段。

CT 檢查

在需要更詳細地了解肱骨的骨折情況或觀察骨骼內部結構時,CT 檢查可以提供更精確的圖像。

MRI 檢查

對于肱骨周圍的軟組織病變,如肌肉拉傷、腱鞘炎、韌帶損傷等,MRI 檢查能夠很好地顯示病變的范圍和程度,因為可以清晰地顯示軟組織的細節(jié)。


參考文獻
[1]呂葉輝,李志宏,吳學平,等.手勢比擬結合3D實物標本在解剖學中的實踐探索[J].基礎醫(yī)學教育,2023,25(07):614-616.
[2]李明蘭.人體解剖學:走進奇妙的人體世界[J].科學之友,2024,(0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