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腺即唾液腺,是人體口腔周圍能夠分泌唾液的腺體。
唾液對于口腔的潤滑、消化、保護等多種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維持口腔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唾腺包括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等。具體分析如下:
腮腺
腮腺是最大的唾液腺,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咬肌后部的表面。腮腺呈不規(guī)則的楔形,其導管從腮腺前緣發(fā)出,穿過頰肌,開口于平對上頜第二磨牙相對的頰黏膜上。
下頜下腺
位于下頜骨下緣及二腹肌前、后腹所圍成的下頜下三角內。下頜下腺導管自腺體內側面發(fā)出,沿口腔底黏膜深面前行,開口于舌下阜。
舌下腺
位于口腔底舌下襞的深面。舌下腺導管有大、小兩種,大管與下頜下腺導管共同開口于舌下阜,小管則直接開口于舌下襞黏膜表面。
唾腺的結構組成包括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等。具體分析如下:
腮腺外包有結締組織被膜,被膜深入腺體內將腮腺實質分隔成許多小葉。腮腺屬于漿液性腺,腺細胞呈錐體形,細胞質內含酶原顆粒,分泌的唾液主要為漿液,含有唾液淀粉酶等成分。
同樣有結締組織被膜包裹。下頜下腺是混合性腺,以漿液性腺泡為主,也有少量黏液性腺泡。腺泡細胞分泌的唾液含有淀粉酶、黏液等多種成分,其分泌物通過導管系統(tǒng)排出到口腔。
舌下腺也被結締組織被膜包裹,是混合性腺,但以黏液性腺泡為主。舌下腺分泌的唾液較為黏稠,除了含有黏液成分外,也含有少量淀粉酶等物質。
唾腺的主要功能有消化功能、潤滑功能、清潔和保護作用、維持口腔生態(tài)平衡等。具體分析如下: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夠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這是食物消化的第一步。在口腔內,唾液淀粉酶就開始對食物中的淀粉進行初步消化,使食物在進入胃部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化學變化。
唾液可以濕潤口腔黏膜和食物,使食物易于吞咽,同時也能減少口腔內各組織之間的摩擦,防止口腔黏膜干燥、受損。在說話時,唾液也能保證舌頭、嘴唇等口腔器官的靈活運動。
唾液能夠清潔口腔,沖洗掉口腔內的食物殘渣、細菌和其他異物。此外,唾液中還含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成分,具有抗菌和免疫防御功能,能夠保護口腔免受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侵害。
唾液有助于維持口腔內的酸堿度平衡,為口腔內正常菌群的生存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正常的口腔菌群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長,防止口腔疾病的發(fā)生。
為了養(yǎng)護唾腺,建議保持飲食清淡,多攝入易消化、溫度適宜的流食或者少渣的食物,如牛奶、豆?jié){、粥、面條等。同時,應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或新鮮的蔬菜水果,以及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蛋、豬肉、雞肉等,這些食物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避免攝入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刺激唾腺分泌過多的唾液或損傷口腔黏膜。
運動對唾腺的養(yǎng)護作用相對較小,但適當?shù)倪\動鍛煉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致病菌的侵襲,從而間接對預防唾腺疾病有利。建議選擇常規(guī)運動,如球類運動、游泳、健美操等,并根據(jù)個體的實際情況制定運動頻次和時間。
日常生活上保持口腔衛(wèi)生,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有助于唾液腺的健康。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線清潔牙縫,飯后漱口,減少口腔內細菌滋生,防止細菌感染唾液腺。避免過度刺激,避免食用過燙、過辣、過酸等刺激性食物,這些食物可能會對唾液腺造成刺激,引起唾液腺的炎癥或其他不適。
注意休息和情緒調節(jié),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對唾液腺的正常功能也很重要。長期的疲勞、壓力和不良情緒可能會影響唾液腺的分泌功能。
口腔內有適量的唾液分泌,在沒有進食或其他刺激的情況下,口腔也能保持適度的濕潤感。
進食時,唾液能夠自然地分泌,幫助咀嚼和吞咽食物,并且食物不會有干澀難以下咽的感覺。沒有口干、口苦、口臭等異常感覺,口腔內的氣味正常。這表明唾液腺的分泌功能正常,能夠有效地清潔口腔,防止細菌滋生和異味產生。
唾液腺所在區(qū)域,如腮腺、下頜下腺和舌下腺周圍沒有疼痛、壓痛、腫脹等不適癥狀,這說明唾液腺及其周圍組織沒有炎癥或其他病變。
唾腺的異常癥狀包括口干、唾液腺腫大和疼痛、唾液分泌異常等。具體分析如下:
是唾液腺功能異常最常見的癥狀之一?;颊邥杏X口腔內干燥,吞咽困難,說話時也會因為口腔黏膜缺乏潤滑而感到不適。嚴重的口干可能會影響口腔的正常功能和口腔健康。
唾液腺炎癥或結石等問題可能導致腺體腫大、疼痛。腫大的腺體可能會在面部或口腔內形成明顯的腫塊,觸摸時疼痛加劇,進食時尤其是進食酸性食物后,疼痛可能會更加明顯。
唾液分泌過多或過少都屬于異常情況。分泌過多可能會導致流口水現(xiàn)象;分泌過少則會出現(xiàn)口干癥狀,如前面所述。
若出現(xiàn)上述癥狀,建議及時就醫(yī),及時治療。
唾腺的影響因素包括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結石因素等。具體分析如下:
細菌、病毒和真菌感染是唾液腺疾病的常見原因。腮腺炎病毒感染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主要表現(xiàn)為腮腺腫大、疼痛。細菌感染也可能導致唾液腺炎,如化膿性腮腺炎,出現(xiàn)腺體紅腫、疼痛、發(fā)熱等癥狀。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綜合征,會導致機體免疫系統(tǒng)攻擊唾液腺等外分泌腺體,使唾液腺功能受損,唾液分泌減少,出現(xiàn)口干、眼干等癥狀。
唾液腺導管內結石形成會阻塞導管,影響唾液的正常排出,導致唾液腺腫脹、疼痛。結石的形成可能與唾液成分改變、局部炎癥等因素有關。
在正常狀態(tài)下,感覺口腔內是否有干燥感??梢酝ㄟ^輕輕抿嘴,感受口腔黏膜之間的潤滑程度。如果感覺口腔黏膜干燥、黏連,可能提示唾液分泌不足。
用手指輕輕觸摸腮腺、下頜下腺和舌下腺所在區(qū)域,檢查是否有腫塊、腫脹或壓痛。如果發(fā)現(xiàn)有異常的硬塊或腫脹,并且伴有疼痛,可能表示唾液腺存在問題。
在進食或咀嚼口香糖等刺激后,觀察唾液分泌的情況。如果唾液分泌明顯減少或過多,都需要引起注意。
唾腺疾病常用檢查包括體格檢查、唾液流量測定、影像學檢查等。具體分析如下:
醫(yī)生會對唾液腺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包括觀察唾液腺所在區(qū)域的外觀,檢查是否有腫脹、腫塊等情況。同時,通過觸診來感受唾液腺的質地、大小、有無壓痛等,初步判斷唾液腺是否存在異常。
這是一種檢測唾液腺分泌功能的方法。通過收集一定時間內的唾液量,來評估唾液腺的分泌功能是否正常。
超聲檢查
可以觀察唾液腺的形態(tài)、大小、內部結構以及是否有結石、腫塊等情況。超聲檢查無創(chuàng)傷、操作簡便,是檢查唾液腺常用的方法之一。
CT掃描或磁共振成像MRI
對于懷疑有唾液腺腫瘤、復雜的炎癥或其他病變的情況,CT掃描或MRI能夠提供更詳細的圖像信息,幫助醫(yī)生準確診斷。
唾液腺造影
將造影劑注入唾液腺導管,然后進行X線檢查,可以顯示唾液腺導管的形態(tài)、是否有阻塞或擴張等情況,主要用于檢查唾液腺導管的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