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道內分泌細胞是散布于胃腸道黏膜上皮和腺體內的一類特殊細胞。
能分泌多種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質,對胃腸道的生理功能及全身的物質代謝等方面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
這些細胞在發(fā)現(xiàn)之初被認為是開放或閉合的單個細胞,故曾有“胃腸嗜銀細胞”“基底顆粒細胞”等名稱。
胃
主要分布在胃竇部及胃體的黏膜上皮內,特別是在幽門腺和胃底腺的區(qū)域。例如,G細胞主要位于胃竇部的幽門腺中。
小腸
從十二指腸到回腸均有分布,且數(shù)量逐漸減少。其中,十二指腸的內分泌細胞種類較多,如S細胞主要位于十二指腸和空腸的黏膜內。
大腸
在結腸和直腸的黏膜上皮中也有內分泌細胞存在,但數(shù)量相對較少,主要有EC細胞等。
胃腸道內分泌細胞大多呈錐形或燒瓶形,其基底部附于基膜上,頂端有微絨毛伸入胃腸腔,可直接感受胃腸腔內食物成分和理化刺激。細胞質內含有大量分泌顆粒,這些顆粒在普通染色切片中不易辨認,但用特殊染色法,如銀染法可顯示出黑色或棕色的顆粒,故又稱嗜銀細胞。細胞之間有縫隙連接,便于細胞間的信息傳遞和協(xié)調功能。
胃腸道內分泌細胞具有調節(jié)消化腺分泌、調節(jié)胃腸道運動、營養(yǎng)作用、調節(jié)其他激素分泌等。
胃竇部的G細胞分泌胃泌素,可刺激胃壁細胞分泌鹽酸,促進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同時還能促進胰腺和肝臟分泌消化液,增強胃腸道的消化功能。
如小腸黏膜中的MOT細胞分泌胃動素,可引發(fā)胃和小腸產(chǎn)生消化期間移行性復合運動(MMC),促進胃腸排空和消化。
胃腸激素對胃腸道組織本身具有營養(yǎng)作用,能促進胃腸道黏膜的生長和修復。像胃泌素可刺激胃黏膜細胞的增殖和分化,維持胃黏膜的正常結構和功能。
胃腸激素還可參與調節(jié)體內其他內分泌腺的激素分泌。例如,抑胃肽可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有助于調節(jié)血糖水平。
定時定量進食,避免過度饑餓或暴飲暴食,使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分泌活動保持規(guī)律,有助于維持胃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全谷類食物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可促進胃腸蠕動,維持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正常功能。減少食用過辣、過酸、過甜、過咸及過于油膩的食物,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腸道黏膜,影響內分泌細胞的正常分泌。同時,要避免酗酒和吸煙,以免損傷胃腸道黏膜和干擾內分泌細胞的功能。
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極拳等有氧運動,可促進胃腸蠕動,增強胃腸道的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新陳代謝和功能發(fā)揮。通過按摩腹部,可刺激胃腸道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間接調節(jié)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功能??稍诿客硭盎蝻埡?-2小時,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輕輕按摩腹部,順時針方向按摩50-100圈。
胃腸道內分泌細胞日常養(yǎng)護有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充足睡眠、注意腹部保暖等?! ?/p>
長期的精神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可影響胃腸道的神經(jīng)內分泌功能,因此要學會調節(jié)情緒,保持心情舒暢。
每晚保證7-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有利于身體各器官的修復和調節(jié),包括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睡眠不足可能導致內分泌紊亂,影響胃腸道的正常功能。
尤其是在季節(jié)交替和寒冷天氣時,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胃腸道受寒冷刺激,影響內分泌細胞的正常分泌和胃腸道的血液循環(huán)。
開放型細胞呈燒瓶狀,其頂端有微絨毛伸入胃腸腔,能感受胃腸腔內食物成分和理化刺激,從而調節(jié)激素的分泌,如胃竇部的G細胞。閉合型細胞多呈圓形或橢圓形,細胞頂端不暴露于胃腸腔,而是被相鄰的上皮細胞覆蓋,主要受胃腸腔內壓力變化、組織液成分等局部環(huán)境因素的調節(jié),如EC細胞。
正常胃腸道內分泌細胞
正常情況下,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數(shù)量和分布相對穩(wěn)定,其分泌活動受到神經(jīng)、食物成分、胃腸腔內理化因素等多種因素的精細調節(jié),以維持胃腸道正常的消化、吸收、運動等生理功能。不同類型的內分泌細胞各自發(fā)揮特定的功能,相互協(xié)調配合,共同維持胃腸道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異常胃腸道內分泌細胞
疾病狀態(tài)下,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數(shù)量可能增多或減少。例如,在胃泌素瘤時,胃竇部的G細胞數(shù)量增多,導致胃泌素分泌過多,引起胃酸大量分泌,進而引發(fā)消化性潰瘍等癥狀。
細胞可能出現(xiàn)腫脹、變形、核質比例改變等形態(tài)學變化。如在胃腸道惡性腫瘤中,部分內分泌細胞可發(fā)生惡變,其形態(tài)與正常細胞有明顯差異,表現(xiàn)為細胞大小不一、核形態(tài)不規(guī)則、染色質增多且分布不均等。
可表現(xiàn)為分泌功能亢進或減退。分泌功能亢進時,如胃泌素瘤患者,過多的胃泌素分泌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引起一系列胃腸道癥狀;分泌功能減退時,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的內分泌細胞損傷,可使相應的胃腸激素分泌減少,影響胃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
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異常癥狀有消化功能紊亂、營養(yǎng)吸收不良、內分泌失調相關癥狀等。
當胃腸道內分泌細胞功能異常時,可出現(xiàn)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便秘等消化功能紊亂癥狀。胃動素分泌異??蓪е挛改c動力不足或亢進,分別引起便秘或腹瀉。
由于胃腸激素對消化腺分泌和胃腸道運動的調節(jié)作用失常,可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導致體重減輕、貧血、維生素缺乏等營養(yǎng)吸收不良的表現(xiàn)。
部分胃腸激素與全身內分泌系統(tǒng)相互關聯(lián),因此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異常還可能引起內分泌失調相關癥狀,如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分泌異常可能導致血糖異常,出現(xiàn)低血糖或高血糖癥狀。
影響胃腸道內分泌細胞有飲食因素、精神因素、疾病因素、藥物因素等。
長期攝入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等不合理飲食,或過度飲酒、吸煙等不良飲食習慣,可刺激或損傷胃腸道內分泌細胞,影響其正常功能。
長期精神緊張、壓力過大、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可通過神經(jīng)內分泌調節(jié)機制,影響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分泌活動。
胃腸道的炎癥、潰瘍、腫瘤等疾病,以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內分泌疾病等,均可直接或間接影響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數(shù)量、形態(tài)和功能。
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藥、抗生素、化療藥物等,可能對胃腸道黏膜及內分泌細胞產(chǎn)生刺激或損傷,導致其功能異常。
注意自己是否有腹痛、腹瀉、便秘、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胃腸道癥狀,以及體重變化、營養(yǎng)狀況等,若出現(xiàn)異常且持續(xù)不緩解,可能提示胃腸道內分泌細胞功能異常。留意自己的飲食、睡眠、情緒等生活習慣對胃腸道的影響。如在食用某些特定食物后出現(xiàn)胃腸道不適,或在精神壓力大時癥狀加重,可能與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調節(jié)功能有關。
胃腸道內分泌細胞常用檢查有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其他檢查等。
腹部觸診
醫(yī)生通過觸摸腹部,可檢查是否有壓痛、反跳痛、腫塊等異常情況,有助于初步判斷胃腸道是否存在病變,以及病變是否累及內分泌細胞所在的部位。
聽診
用聽診器聽取腹部的腸鳴音,了解胃腸蠕動情況。腸鳴音亢進或減弱可能提示胃腸道運動功能異常,間接反映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功能狀態(tài)。
胃鏡和腸鏡
可直接觀察胃腸道內部的黏膜情況,發(fā)現(xiàn)是否有炎癥、潰瘍、腫瘤等病變,同時還可對可疑部位進行活檢,以明確病變性質,判斷是否存在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異常。
CT和MRI
能清晰顯示胃腸道的解剖結構及周圍組織的情況,有助于發(fā)現(xiàn)胃腸道的占位性病變、腫瘤的浸潤范圍及轉移情況等,對于評估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異常相關疾病的病情有重要意義。
胃腸激素測定
通過抽取血液或收集胃液、腸液等,檢測其中各種胃腸激素的水平,如胃泌素、胰島素、胰高血糖素樣肽-1等。激素水平的異常升高或降低可提示相應的胃腸道內分泌細胞功能異常。
糞便檢查
可了解糞便的性狀、顏色、有無潛血等,有助于判斷胃腸道是否存在出血、炎癥、消化吸收不良等情況,間接反映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功能狀態(tài)。
病理檢查
對通過胃鏡或腸鏡獲取的組織標本進行病理切片檢查,可在顯微鏡下觀察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形態(tài)、數(shù)量和結構變化,確定是否存在腫瘤、炎癥等病變,是診斷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異常的重要依據(jù)。
功能試驗
如胃泌素激發(fā)試驗,通過給予一定的刺激因素,觀察胃腸激素的分泌反應,以判斷胃腸道內分泌細胞的功能狀態(tài)和儲備能力,有助于診斷某些內分泌細胞相關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