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費問醫(yī)生

上腔靜脈

所屬科室:心血管內科,血管外科
田洪波
田洪波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立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
本文由彩牛醫(yī)生原創(chuàng),經專業(yè)醫(yī)師審核校對

上腔靜脈是一條短而粗的靜脈干。

是人體靜脈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要負責將上半身包括頭頸部、上肢和胸部等的靜脈血回流至心臟。

位置

位于上縱隔右前部,在升主動脈的右側,由左右頭臂靜脈在右側第1胸肋結合處后方匯合而成,然后垂直下行,在第3胸肋關節(jié)的下緣處注入右心房。

參考文獻
[1]周清華,蘇有平,王允.肺癌合并上腔靜脈綜合征的外科治療[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1997, 4(3):4.
[2]王云華,劉小兵,楊立平.螺旋CT上腔靜脈造影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 2005, 24(4):5.

上腔靜脈壁相對較薄,主要由內膜、中膜和外膜三層構成。內膜是一層內皮細胞,光滑平整,有利于血液的流動,減少血液粘滯阻力;中膜含有少量平滑肌和彈性纖維,其彈性可以適應血液壓力的變化;外膜主要是結締組織,對靜脈起到保護和支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清華,蘇有平,王允.肺癌合并上腔靜脈綜合征的外科治療[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1997, 4(3):4.
[2]王云華,劉小兵,楊立平.螺旋CT上腔靜脈造影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 2005, 24(4):5.

其主要功能是將來自頭頸部、上肢和胸部的靜脈血輸送回右心房。這保證了上半身的血液能夠順利地進行循環(huán),維持這些部位的正常生理功能,如為腦組織提供代謝后的血液回流通道,將上肢活動后產生的含氧量較低的血液送回心臟等。

參考文獻
[1]周清華,蘇有平,王允.肺癌合并上腔靜脈綜合征的外科治療[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1997, 4(3):4.
[2]王云華,劉小兵,楊立平.螺旋CT上腔靜脈造影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 2005, 24(4):5.

過多的鹽會導致水鈉潴留,增加血容量,進而增加靜脈的壓力。建議每天鹽攝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多吃蔬菜如菠菜、芹菜等、水果如蘋果、香蕉等和全谷物如燕麥、糙米等,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減少便秘。因為便秘時用力排便會增加胸腔壓力,影響上腔靜脈的血液回流。如瘦肉、魚類、豆類等,有助于維持血管壁的正常結構和功能。

參考文獻
[1]周清華,蘇有平,王允.肺癌合并上腔靜脈綜合征的外科治療[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1997, 4(3):4.
[2]王云華,劉小兵,楊立平.螺旋CT上腔靜脈造影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 2005, 24(4):5.

避免長時間進行過度的上肢劇烈運動,如長時間的舉重等。過度的上肢運動可能會使上肢靜脈血回流受阻,增加上腔靜脈的負擔。但適當?shù)纳现\動,如簡單的伸展、旋轉等動作可以促進上肢血液循環(huán)。像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包括上半身的靜脈回流。每周進行3-5次,每次30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較為合適。

參考文獻
[1]周清華,蘇有平,王允.肺癌合并上腔靜脈綜合征的外科治療[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1997, 4(3):4.
[2]王云華,劉小兵,楊立平.螺旋CT上腔靜脈造影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 2005, 24(4):5.

避免長時間低頭、彎腰等不良姿勢,這些姿勢會使胸部受到壓迫,影響上腔靜脈的血液回流。工作時應保持正確的坐姿,頭部和頸部保持自然直立。尤其是頸部和胸部過緊的衣服,防止對靜脈造成壓迫。

參考文獻
[1]周清華,蘇有平,王允.肺癌合并上腔靜脈綜合征的外科治療[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1997, 4(3):4.
[2]王云華,劉小兵,楊立平.螺旋CT上腔靜脈造影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 2005, 24(4):5.
上腔靜脈形態(tài)

正常情況下,上腔靜脈呈管狀,其管徑在不同個體可能會有所差異,但一般較為規(guī)則。在影像學檢查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管腔結構和走行。

正常上腔靜脈

正常的上腔靜脈血流順暢,沒有狹窄、擴張或血栓等異常情況。其內徑在成年人中一般在1.5-2厘米左右,并且其管壁光滑,與周圍組織界限清晰。

異常上腔靜脈

上腔靜脈綜合征

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異常情況,主要是由于上腔靜脈受到外部壓迫(如腫瘤壓迫)或者內部血栓形成等原因,導致上腔靜脈部分或完全阻塞。

上腔靜脈擴張

可能是由于右心衰竭等原因,使得靜脈回流受阻,上腔靜脈壓力升高,進而導致管徑擴張。

參考文獻
[1]周清華,蘇有平,王允.肺癌合并上腔靜脈綜合征的外科治療[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1997, 4(3):4.
[2]王云華,劉小兵,楊立平.螺旋CT上腔靜脈造影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 2005, 24(4):5.

上腔靜脈異常癥狀有頭頸部腫脹、上肢水腫、呼吸困難等。

頭頸部腫脹

當上腔靜脈出現(xiàn)阻塞時,頭頸部靜脈血回流不暢,會出現(xiàn)頭面部、頸部腫脹,皮膚可能會呈現(xiàn)紫紅色。

上肢水腫

上肢靜脈血無法順利通過上腔靜脈回流,會導致上肢水腫,按壓時可能會出現(xiàn)凹陷。

呼吸困難

如果上腔靜脈阻塞嚴重,胸腔內靜脈壓力升高,會影響肺部的血液循環(huán),導致呼吸困難。

參考文獻
[1]周清華,蘇有平,王允.肺癌合并上腔靜脈綜合征的外科治療[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1997, 4(3):4.
[2]王云華,劉小兵,楊立平.螺旋CT上腔靜脈造影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 2005, 24(4):5.

影響上腔靜脈因素有腫瘤、血栓形成、心血管疾病等。

腫瘤

如肺癌、縱隔腫瘤等,可能會壓迫上腔靜脈,導致靜脈阻塞。

血栓形成

血液高凝狀態(tài)、血管內皮損傷等因素都可能導致上腔靜脈血栓形成,阻礙血液回流。

心血管疾病

右心衰竭等心臟疾病會使靜脈回流壓力升高,影響上腔靜脈的正常功能。

參考文獻
[1]周清華,蘇有平,王允.肺癌合并上腔靜脈綜合征的外科治療[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1997, 4(3):4.
[2]王云華,劉小兵,楊立平.螺旋CT上腔靜脈造影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 2005, 24(4):5.

可以每天觀察自己的頭頸部和上肢是否有腫脹的情況,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如果發(fā)現(xiàn)頭頸部皮膚緊繃、發(fā)亮,上肢有明顯的腫脹,可能提示上腔靜脈存在問題。定期對比兩側上肢的粗細,如果一側上肢明顯增粗,且伴有酸脹、沉重等感覺,也需要警惕上腔靜脈異常。

參考文獻
[1]周清華,蘇有平,王允.肺癌合并上腔靜脈綜合征的外科治療[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1997, 4(3):4.
[2]王云華,劉小兵,楊立平.螺旋CT上腔靜脈造影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 2005, 24(4):5.

上腔靜脈常用檢查有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其他檢查等。

體格檢查

視診

醫(yī)生會觀察患者的頭頸部、上肢是否有腫脹、皮膚顏色改變等情況。例如,觀察頭面部是否有充血、發(fā)紺等表現(xiàn)。

觸診

觸摸患者的上肢,檢查是否有水腫,按壓上肢組織看是否有凹陷,同時檢查頸部的靜脈是否有充盈、怒張等情況。

影像學檢查

超聲檢查

可以清晰地顯示上腔靜脈的管徑、管壁結構以及血流情況,是一種簡便、無創(chuàng)的檢查方法。對于初步判斷上腔靜脈是否有血栓、狹窄等異常情況有幫助。

CT檢查

能夠更詳細地顯示上腔靜脈及其周圍組織的結構,對于明確上腔靜脈病變的原因,如是否有腫瘤壓迫等情況有重要價值。

MRI檢查

對軟組織的分辨能力較強,可以更好地觀察上腔靜脈的形態(tài)和周圍組織的關系,尤其適用于懷疑有血管畸形等復雜情況的檢查。

實驗室檢查

血液凝固相關指標檢查

如檢查凝血酶原時間(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等指標,有助于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血液高凝狀態(tài),是否容易形成血栓導致上腔靜脈阻塞。

其他檢查

血管造影檢查

這是一種有創(chuàng)檢查,通過向血管內注入造影劑,然后在X線等設備下觀察上腔靜脈的形態(tài)和血流情況。這種檢查可以準確地顯示血管內部的病變,如血管狹窄、血栓的具體位置等,對于診斷和治療方案的制定具有關鍵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清華,蘇有平,王允.肺癌合并上腔靜脈綜合征的外科治療[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1997, 4(3):4.
[2]王云華,劉小兵,楊立平.螺旋CT上腔靜脈造影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 2005, 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