頦肌是面部表情肌的一部分。
在面部的表情表達和口腔功能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主要參與下唇和下巴區(qū)域的運動。
頦肌位于下巴即頦部的前方,起點是下頜骨側切牙及中切牙的牙槽突,止點在頦部皮膚。降下唇肌也與頦肌相鄰,起自下頜骨斜線,部分纖維止于下唇皮膚,部分纖維與頦肌纖維交織,共同對下唇和頦部產生影響。
頦肌是小而呈錐形的肌肉。主要由肌纖維組成,這些肌纖維通過肌腱附著在骨骼和皮膚上,其肌纖維的排列方向使得在收縮時能夠產生特定的動作。
在一定程度上輔助下唇的運動,如在咀嚼和吞咽過程中,幫助下唇與上唇配合,防止食物從口腔前部漏出。可以使下唇前伸,在表達懷疑、輕蔑等表情時發(fā)揮作用。例如,當人們撇嘴時,頦肌收縮使下唇向外、向下運動,呈現(xiàn)出一種質疑或不屑的神態(tài)。
蛋白質的攝入對頦肌很重要,因為蛋白質是肌肉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像瘦肉、魚類、豆類等食物含有豐富的優(yōu)質蛋白質,有助于維持頦肌的正常結構和功能。維生素B族有助于神經傳導,對肌肉的正常收縮和舒張功能有幫助。全谷類食物、綠葉蔬菜等是維生素B族的良好來源。鈣、鎂等礦物質對于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也很關鍵,牛奶、堅果等食物富含這些礦物質。
可以通過有意識地做一些表情來鍛煉頦肌。盡量將下唇向前伸展,保持幾秒鐘后再放松,重復這個動作,每天進行數(shù)次。這種鍛煉能夠增強頦肌的力量,同時也有助于面部表情更加豐富。在做口腔開合運動時,注意下唇的運動,盡量使下唇與頦肌協(xié)調配合。例如,緩慢地張嘴、閉嘴,并且在張嘴過程中嘗試用頦肌控制下唇的下降速度,這樣可以鍛煉頦肌的靈活性。
避免長時間低頭或者過度擠壓下巴的姿勢,因為這些不良姿勢可能會影響頦肌的正常狀態(tài)。比如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會使下巴區(qū)域的肌肉處于緊張狀態(tài),包括頦肌,久而久之可能導致肌肉疲勞。定期進行面部按摩可以緩解頦肌的緊張??梢杂檬持负椭兄傅闹父箯南掳蛢蓚认蛑虚g輕輕按摩,每次按摩持續(xù)數(shù)分鐘,這樣可以促進頦肌的血液循環(huán),放松肌肉。
正常頦肌
正常頦肌在收縮和舒張時動作協(xié)調,能夠準確地完成表情表達和輔助口腔功能的任務。在靜止狀態(tài)下,不會出現(xiàn)不自主的痙攣或者過度緊張的情況,下巴皮膚的外觀也是正常的。
異常頦肌
降下唇肌痙攣可能導致下唇不受控制地下垂或者抖動。這可能是由于神經病變或者局部肌肉過度緊張等原因引起的。例如,面部受到寒冷刺激后,神經興奮性改變,可能會引起降下唇肌和頦肌的痙攣。
降下唇肌萎縮可能會導致下唇和下巴區(qū)域的外觀改變,比如下唇可能會出現(xiàn)塌陷的感覺,影響面部的對稱性。這可能是由于神經損傷或者長期廢用等因素導致的。
頦肌的異常癥狀有疼痛和壓痛、運動障礙、外觀改變等。
當頦肌出現(xiàn)損傷或者炎癥時,會出現(xiàn)下巴區(qū)域的疼痛,按壓時疼痛可能會加劇。例如,在頦肌拉傷后,患者會感到下巴前方有明顯的疼痛,在做表情或者咀嚼等動作時疼痛會加重。
頦肌的運動障礙表現(xiàn)為下唇運動不靈活或者無法完成正常的表情動作。如在面神經麻痹時,頦肌和降下唇肌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下唇無法正常前伸或者下垂,出現(xiàn)流口水等情況。
除了肌肉萎縮或痙攣導致的外觀改變外,頦肌異常還可能引起下巴皮膚的異常凹陷或凸起,影響面部的整體美觀。
影響頦肌的因素有外傷、神經病變、不良習慣等。
下巴受到外力撞擊等外傷可能損傷頦肌。例如,在運動過程中,下巴被球擊中,可能會導致頦肌挫傷,出現(xiàn)疼痛、腫脹等癥狀。
面神經等支配頦肌的神經出現(xiàn)病變,如神經炎或者神經損傷,會直接影響頦肌的正常功能。例如,貝爾面癱會導致面部表情肌包括頦肌的麻痹。
長期的不良表情習慣,如頻繁地撇嘴、咬下唇等,可能會導致頦肌過度使用或者緊張,增加肌肉損傷的風險。
嘗試做撇嘴、下唇前伸等表情動作,觀察頦肌的運動是否正常。如果在做這些動作時感到明顯的疼痛、肌肉無力或者運動不順暢,可能提示頦肌存在問題。在鏡子前觀察下巴和下唇區(qū)域的外觀,看是否有皮膚凹陷、凸起或者肌肉不自主的抽動等異常情況。
頦肌的常用檢查有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其他檢查等。
觸診
醫(yī)生會用手指觸摸頦肌區(qū)域,檢查肌肉的緊張度、有無壓痛、結節(jié)等情況。例如,在觸診時如果發(fā)現(xiàn)頦肌有明顯的條索狀硬結,可能提示肌肉存在慢性勞損或者炎癥。
表情動作檢查
醫(yī)生會要求患者做各種面部表情動作,如微笑、撇嘴等,觀察頦肌的收縮和舒張情況,判斷其功能是否正常。
超聲檢查
超聲可以清晰地顯示頦肌的結構和周圍組織的關系,能夠發(fā)現(xiàn)肌肉是否有腫脹、撕裂等損傷情況。例如,在頦肌拉傷后,超聲圖像上可以看到肌肉纖維的連續(xù)性中斷或者局部血腫形成。
MRI(磁共振成像)檢查
MRI對于觀察頦肌及其周圍神經的情況有很大的優(yōu)勢。它可以更準確地顯示神經是否受壓或者受損,以及肌肉內部的病變,如肌肉萎縮或者炎癥等。
血液檢查
當懷疑頦肌炎癥是由感染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時,可以進行血液檢查。檢查項目包括白細胞計數(shù)、炎癥標志物如C-反應蛋白、血沉等、自身抗體等。例如,如果白細胞計數(shù)升高,C-反應蛋白陽性,可能提示存在感染性炎癥累及頦肌。
肌電圖檢查
肌電圖可以檢測頦肌的電活動情況,用于判斷肌肉是否存在神經源性或者肌源性的損傷。當神經損傷導致頦肌功能障礙時,肌電圖會顯示出異常的電位變化,幫助醫(yī)生確定損傷的程度和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