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費問醫(yī)生

腫脹

王磊
王磊主任醫(y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普通外科
癥狀識別

受傷部位通常會出現(xiàn)體積增大,與周圍正常組織相比,明顯鼓起或變粗。一般要進行病情詢問和檢查傷處。

詢問病情

了解受傷的原因、時間、感覺等。

檢查傷處

輕輕觸摸受傷部位,感受腫脹的質(zhì)地,是柔軟的還是較硬的。柔軟的腫脹可能是組織液滲出較多導致,較硬的腫脹則可能與血腫形成有關。讓患者嘗試活動受傷部位附近的關節(jié),檢查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和靈活性。觀察患者在活動過程中的表情和反應,判斷疼痛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關節(jié)脫位等問題。

救治方法

冰敷

在受傷后的24-48小時內(nèi)進行,每次冰敷15-20分鐘,每天可重復多次。使用冰袋或用毛巾包裹冰塊敷在受傷部位,注意不要讓冰直接接觸皮膚,以免凍傷。

包扎

如果腫脹部位沒有傷口,可以使用彈性繃帶進行包扎。包扎時要注意力度適中,從受傷部位的遠心端向近心端包扎;對于有傷口的腫脹,應先進行傷口的清潔和消毒處理,然后用無菌紗布覆蓋傷口,再進行包扎,防止傷口感染。

固定

當懷疑受傷部位有骨折或脫位時,需要進行固定??梢允褂脢A板、繃帶等進行臨時固定,固定時要注意保持受傷部位的正確姿勢和功能位,如上肢骨折要固定在屈肘位,下肢骨折要固定在伸直位。

風險預防

1.在進行體育活動或體力勞動前,要充分做好熱身運動,活動關節(jié),拉伸肌肉,使身體各部位適應即將進行的運動強度,降低受傷的風險。

2.保持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的安全,避免因地面濕滑、物品擺放雜亂等因素導致摔倒、碰撞等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3.正確使用工具和設備,按照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當引發(fā)的傷害。

特別提示

1.對于腫脹嚴重、疼痛劇烈、伴有高熱或其他異常癥狀的患者,應及時送往醫(y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不要自行處理,以免延誤病情。

2.受傷后的恢復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活動受傷部位,給身體足夠的時間進行修復。

參考文獻

[1]管東輝.消腫袋外敷治療外傷性腫脹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10,18(12):3.

[2]容桂榮,郭蕓,劉瑞芹,等.甲狀腺術(shù)后頸部冰敷預防腫脹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02,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