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免費問醫(yī)生

老年胰腺癌

  老年胰腺癌主要指胰外分泌腺腺癌,是胰腺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約占全身各種癌腫的1%~4%,占消化道惡性腫瘤的8%~10%。通常論及胰腺癌時也同時論及壺腹周圍癌,前者為胰腺本身,后者則包括膽總管下端、壺腹、十二指腸乳頭及胰頭的癌,其惡性程度以胰腺癌為最高,其數(shù)量也以胰腺癌為最多,約占3/5;又因不管是胰腺癌還是壺腹周圍癌,在臨床癥狀、體征、診斷方法、治療手段等均大致類似。

目錄
1.老年胰腺癌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2.老年胰腺癌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3.老年胰腺癌有哪些典型癥狀 4.老年胰腺癌應該如何預防 5.老年胰腺癌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老年胰腺癌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yī)治療老年胰腺癌的常規(guī)方法

1老年胰腺癌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關于老年胰腺癌的病因尚無定論,目前主要有兩種學說,即環(huán)境中的致癌物質作用于胰腺和在慢性胰腺疾病的基礎上發(fā)展成為癌。1、胰腺癌的部位分布:①胰頭癌,較常見,約占胰腺癌的2/3以上。②胰體、胰尾部癌,約占胰腺癌的1/4。③全胰腺癌,約占胰腺癌的1/20。2、胰腺癌的組織學分類:①導管細胞癌最常見,約占胰腺癌的90%,鏡下見主要為不同程度分化的導管樣結構,并伴有豐富的纖維間質,因腫瘤質硬,界限不清;多數(shù)導管癌的血清CEA及CA19-9呈陽性反應,用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測,發(fā)現(xiàn)胰腺癌中Ki-ras癌基因第12密碼子均有點突變,占75%~100%。在浸潤性癌組織中,可發(fā)現(xiàn)C-erbB2癌基因表達。②腺泡細胞癌。③其他如多形性腺癌、纖毛細胞腺癌、黏液表皮樣癌、鱗癌、鱗腺癌、乳頭狀囊腺癌及胰島細胞癌等均較少見。

2老年胰腺癌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老年胰腺癌主要并發(fā)癥有梗阻性黃疸,肝、肺及骨轉移等。阻塞性黃疸是由于肝外膽管或肝內膽管阻塞所致的黃疸,前者稱為肝外阻塞性黃疸;后者稱為肝內阻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肝內梗阻一般少見>171umol/L,阻塞性黃疸肝外梗阻可達256.2-513umol/L,且少有波動;阻塞性黃疸AKP:肝外梗阻或高較明顯,惡性梗阻更為明顯;阻塞性黃疸ALT:梗阻性一般5000U;阻塞性黃疸嚴重時糞膽原排出明顯減少;糞便可呈陶土色。

3老年胰腺癌有哪些典型癥狀

  患有胰腺癌的老年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癥狀:

  一、腹痛

  約半數(shù)以上患者有腹痛,起初多數(shù)較輕逐漸加重,胰腺癌者可因癌腫使胰腺增大,壓迫胰管,使胰管梗阻、擴張、扭曲及壓力增高,引起上腹部持續(xù)性或間歇性脹痛;有時還同時合并胰腺炎,引起內臟神經(jīng)痛。病變早期常呈中上腹部范圍較廣但不易定位而性質較模糊的飽脹不適、隱痛或鈍痛等,較少見者為陣發(fā)性劇烈的上腹痛,并進行性加重,多見于早期胰頭癌伴有胰膽管阻塞者。

  二、體重減輕

  胰腺癌造成的體重減輕突出,發(fā)病后短期內即出現(xiàn)明顯消瘦,體重減輕可達15kg以上,伴有衰弱乏力等癥狀。一些病人首先表現(xiàn)為進行性消瘦,體重下降的原因是由于食欲不振、進食減少,或雖有食欲,但因進食后上腹部不適或誘發(fā)腹痛而不愿進食。此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或胰液經(jīng)胰腺導管流出受阻,影響消化和吸收功能,也有一定的關系。

  三、黃疸

  黃疸是胰腺癌,特別是胰頭癌的重要癥狀。黃疸屬于梗阻性是由于膽總管下端受侵犯或被壓所致,黃疸為進行性,雖可以有輕微波動,但不可能完全消退。在早期與壺腹周圍炎癥消退有關,晚期則由于侵入膽總管下端的腫瘤潰爛腐脹之故。胰體,尾癌在波及胰頭時才出現(xiàn)黃疸,有些胰腺癌病人晚期出現(xiàn)黃疸是由于肝轉移所致。

  近半數(shù)的患者可觸及腫大的膽囊,這與膽管下段梗阻有關,臨床上有梗阻性黃疸伴有膽囊腫大而無壓痛者稱為courvoisier征,對胰頭癌具有診斷意義,但陽性率不高。如原有慢性膽囊炎癥,則膽囊可不腫大,故未捫及無痛性腫大膽囊不能排除胰頭癌。

  四、腹塊

  腹塊多數(shù)屬晚期體征,腫塊形態(tài)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質堅固定、可有明顯壓痛,腹塊相對多見于胰體尾部癌。

  五、其他消化道癥狀

  1、消化不良癥狀

  胰腺癌時,尤其是發(fā)生于主胰管或距主胰管較近的胰腺癌,阻塞胰管,引起梗阻性慢性胰腺炎,導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或膽總管下端及胰腺導管被腫瘤阻塞,膽汁和胰液不能進入十二指腸,從而引起消化不良癥狀,少數(shù)病人因腫瘤侵入或壓迫十二指腸和胃,可出現(xiàn)梗阻性嘔吐,約10%病人有嚴重便秘,15%左右的病人有腹瀉;脂肪瀉為晚期的表現(xiàn),是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時特有的癥狀,但較罕見。

  2、上消化道出血

  約占10%,主要原因為鄰近的空腔臟器如十二指腸或胃受侵犯,使其糜爛或潰瘍所致,仍可因癌腫浸潤膽總管或壺腹,使該處產(chǎn)生糜爛或潰瘍,引起急性或慢性出血。胰體、尾癌壓迫脾靜脈或門靜脈或形成栓塞,繼發(fā)門靜脈高壓癥,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亦偶見。

  六、癥狀性糖尿病

  少數(shù)病人起病的最初表現(xiàn)為糖尿病的癥狀;也可表現(xiàn)為長期患糖尿病的病人近來病情加重,因此,若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持續(xù)性腹痛,或老年突然出現(xiàn)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而近期突然病情加重時,應警惕發(fā)生胰腺癌的可能。

  七、血管血栓性疾患

  約10%~20%的胰腺癌患者出現(xiàn)游走性或多發(fā)性血栓性靜脈炎,并可以此為首發(fā)癥狀,胰體、胰尾癌發(fā)生血栓性靜脈炎的機會較多,且多發(fā)生于下肢,在分化較好的腺癌中更易發(fā)生。尸檢資料示動脈和靜脈血栓癥的發(fā)生率占25%左右,尤以髂,股靜脈栓塞最多見,但并無臨床癥狀出現(xiàn),動脈血栓多見于肺動脈,偶發(fā)生于脾、腎、冠狀動脈及腦動脈。

  八、精神癥狀

  部分胰腺癌患者可表現(xiàn)焦慮、急躁、憂郁、個性改變等精神癥狀,其發(fā)生機制尚不明,可能由于胰腺癌患者多有頑固性腹痛,不能安睡以及不能進食等癥狀,容易對精神和情緒產(chǎn)生影響。

  九、急性膽囊炎或膽管炎

  約4%的胰腺癌患者以突然發(fā)作的右上腹絞痛伴發(fā)熱,黃疸等急性膽囊炎或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為首發(fā)癥狀,可因腫瘤壓迫,膽總管下端梗阻,或同時合并結石引起。

  十、腹部血管雜音

  當癌腫壓迫腹主動脈或脾動脈時,可在臍周或左上腹聽到吹風樣血管雜音,其發(fā)生率約為1%,一般認為血管雜音的出現(xiàn)表現(xiàn)病變已為晚期。

4老年胰腺癌應該如何預防

  老年胰腺癌的發(fā)病原因與發(fā)病機制迄今尚未闡明。流行病學調查資料提示發(fā)病率增高可能與長期吸煙、高脂肪和高動物蛋白質飲食、酗酒、飲用咖啡、某些化學致癌物、內分泌代謝紊亂、胰腺慢性疾病及遺傳等因素有關。一般認為可能由于多種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結果。

  1、飲食因素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胰腺癌的發(fā)病率與飲食中動物的脂肪有關,高三酰甘油和(或)高膽固醇、低纖維素飲食似可促進或影響胰腺癌的發(fā)生日本人的胰腺癌的發(fā)病率幾十年前較低,但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隨著西方化飲食的普及,發(fā)病率增高4倍。當人體攝入高膽固醇飲食后,部分膽固醇在體內轉變?yōu)榄h(huán)氧化物,后者可誘發(fā)胰腺癌。此外攝入高脂肪飲食后可促進胃泌素、胰泌素、膽泌素、膽囊收縮素、胰酶泌素(CCK-PZ)等大量釋放,這些胃腸道激素為強烈的胰腺增殖性刺激劑,可使胰管上皮增生、間變和促進細胞更新,并增加胰腺組織對致癌物質的易感性。某些亞硝胺類化合物可能具有胰腺器官致癌特異性。另外,近年來發(fā)現(xiàn)每天飲用1~2杯咖啡者與不飲用咖啡者比較,發(fā)生胰腺癌的危險性增加2倍,如每天飲用3杯以上,則其危險性增高3倍,提示在咖啡飲料中含有1種或數(shù)種成分有促進胰腺癌的作用。

  2、飲酒因素

  飲酒與胰腺癌發(fā)病的確切關系尚無定論。有人認為胰腺癌的發(fā)生與長期飲用大量葡萄酒有關。飲啤酒者胰腺癌的相對危險性約2倍于不飲啤酒者。其可能原因是由于酒精攝入后可持續(xù)刺激胰腺細胞分泌活性,引起胰腺慢性炎癥,導致胰腺損害,或由于酒精中含有其他致癌物質如亞硝胺等。

  3、吸煙因素

  許多研究資料表明吸煙與胰腺癌的發(fā)病關系密切,吸煙者胰腺癌的發(fā)病率比不吸煙者高2~3倍,已發(fā)病的平均年齡提前10或15年。其發(fā)病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吸煙時煙草中某些有害成分或其代謝活性物質吸收后經(jīng)膽管排泌,在某種情況下反流進入胰管,刺激胰管上皮,最終導致癌變。②煙草中某些致癌物如烴化物、亞硝胺等可迅速地從口腔、上呼吸道黏膜及肺組織吸收,入血后經(jīng)胰腺排泌。紙煙中的少量亞硝胺成分在體內可代謝活化為二異丙醇亞硝胺活性型致癌物質。③煙草中的尼古丁促進體內兒茶酚胺釋放,導致血液中膽固醇水平明顯升高。在某種方式下,高脂血癥可誘發(fā)胰腺癌,這在每天吸煙40支以上的大量吸煙者尤為明顯。

  4、環(huán)境因素

  多數(shù)學者認為職業(yè)性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可能對胰腺有致癌作用。長期接觸某些金屬焦碳、煤氣廠工作、石棉、干洗中應用祛脂劑及接觸β-萘酚胺、聯(lián)苯胺、甲基膽蒽、N-亞硝基甲胺。乙酰氨基芴烴化物等化學制劑者,胰腺癌的發(fā)病率明顯增加。近年來,發(fā)現(xiàn)胰管上皮細胞能將某些化學物質代謝轉化為具有化學性致癌作用的物質,胰管上皮細胞除能分泌大量碳酸氫鈉外,尚能轉運脂溶性有機酸及某些化學性致癌物質,使胰腺腺泡或鄰近的胰管內致癌物濃度增高,從而改變細胞內pH濃度而誘發(fā)胰腺癌。

  5、內分泌代謝因素

  糖尿病與胰腺癌的關系還不很清楚。一般認為,胰腺癌時常伴有慢性、阻塞性胰腺炎及胰島纖維化。故胰腺炎、糖尿病均僅為胰腺癌的癥狀表現(xiàn)。但在遺傳性,胰島素依賴型,尤其是女性糖尿病患者中,胰腺癌發(fā)病率大大增高。多次流產(chǎn)后、卵巢切除術后或子宮內膜增生等情況時可引起內分泌功能紊亂伴胰腺癌發(fā)病率增高,提示性激素可能在胰腺癌的發(fā)病中起一定作用。

  6、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與胰腺癌的發(fā)病似有一定關系。Wyder等曾報道黑人胰腺癌發(fā)病率高于白人,在美國的猶太人群發(fā)病率也高于其他人群。曾報道一家兄妹5人中有3人分別于54.48或55歲時發(fā)生胰腺癌,且均經(jīng)手術證實。

5老年胰腺癌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老年胰腺癌除注意臨床表現(xiàn)外,可選用下列檢查手段進行診斷。

  一、腫瘤標記物檢測

  1、癌胚抗原(CEA)

  CEA是從結腸腺癌中提取的腫瘤相關抗原,為一種腫瘤胚胎性抗原,是一種糖蛋白,消化道腫瘤如結腸癌,胰腺癌,胃癌,肺癌等均可增高,CEA診斷胰腺癌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低,僅30%的進展期胰腺癌患者能檢測出血清CEA增高,少數(shù)報道CEA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35%~51%和50%~80%,由于正常人和慢性胰腺炎均可出現(xiàn)假陽性,故血清CEA水平升高對胰腺癌的診斷只有參考價值,據(jù)報道,測定胰液CEA,同時配合胰液細胞學檢查,診斷的敏感性可提高至86%,CEA不能用作無癥狀人群的篩選試驗,亦不能作為胰腺癌早期診斷的方法。

  2、糖抗原決定簇CA19-9

  系從結腸癌細胞株中提取出來的一種糖蛋白,對胰腺癌有高度敏感性及相對特異性,正常人血清的CA19-9值為8.4±4U/ml,37U/ml為臨界值,對胰腺癌的診斷敏感性達79%,結腸癌僅18%,而胰腺炎患者無1例升高,有助于鑒別,最近介紹應用免疫過氧化酶法檢測CA19-9,對胰腺癌診斷準確率可達86%,CA19-9的含量與癌腫的大小呈正相關,低水平者手術切除的可能性較大,腫瘤切除后CA19-9明顯下降至正常者的預后較好。

  3、胰癌胚抗原(POA)

  POA是正常胎兒胰腺組織及胰腺癌細胞的抗原,正常值為4.0±1.4U/ml,>7.0U/ml為陽性,文獻報道胰腺癌患者POA增高占73%,而胃癌和結腸癌的陽性率則:分別為49%和33%,診斷胰腺癌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3%和68%,但有10%左右胰腺炎病例可呈假陽性,對胰腺癌的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但特異性不高,故廣泛應用尚受到一定限制。

  4、胰癌相關抗原(PEAA)和胰腺特異性抗原(PSA)

  PEAA是從胰腺癌病人腹水中分離出來的一種糖蛋白,正常血清PEAA上限為16.2ng/L,胰腺癌患者PCAA陽性者占53%,其中Ⅰ期患者陽性率為50%,但慢性胰腺炎和膽石癥患者的陽性率亦分別高達50%和38%,提示PCAA診斷胰腺癌的特異性較差,PSA是從正常人胰腺提取出來的單肽鏈蛋白質,為一種酸性糖蛋白,正常人為8.2μg/L,>21.5μg/L即為陽性,胰腺癌患者血清PSA陽性者占66%,其中1期患者陽性率為60%,良性胰腺疾病和膽石癥患者的陽性率分別為25%和38%,PSA和PCAA聯(lián)合檢測的胰腺癌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單項檢測有顯著提高,分別達90%和85%。

  分別用ELISA法檢測糖抗原-199(CA-199),胰腺癌胚抗原(PEA),用比色法檢測惡性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TSGF),其含量均明顯升高,陽性率分別為:85.4%,87.5%和83.3%,三者聯(lián)合檢測診斷胰腺癌的陽性率為100%,CA-199,PEA,TSGF動態(tài)檢測是診斷胰腺癌,觀察胰腺癌療效,判斷預后的重要指標。

  二、其他的實驗室檢查

  1、CCK-PZ和胰泌素試驗

  靜滴CCK-PZ和胰泌素后,經(jīng)十二指腸收集胰液,正常值為注入胰泌素后80min流量>90ml,碳酸氫鹽最高濃度>80mmol/L,注射CCK-PZ后淀粉酶總排出量>7500SomogyiU/80min,胰腺癌患者主要是酶值和碳酸氫鹽濃度均顯著降低。

  2、BT-PABA試驗

  口服合成多肽BT-PABA試驗用于測定胰腺糜蛋白酶分泌功能,正常值為63.52±10.53%,如低于30%,肯定胰分泌功能低下,見于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

  3、血清核糖酸酶

  有人報道90%胰腺癌患者血清核糖酸酶水平升高,>250U/ml(正常值

  4、乳鐵蛋白

  LF為一種結合鐵的糖蛋白,在多種外分泌液如乳液,胰液,唾液,膽汁,支氣管分泌物及中性粒細胞的特殊顆粒中均可檢出,檢測胰液中LF有助于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鑒別。

  近年來,由于影像檢查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實驗診斷方法的進步,胰腺癌診斷水平有所提高,但早期胰腺癌(腫瘤直徑≤2cm,包膜未受侵犯,未見轉移)的檢出率仍很低,尚需繼續(xù)探索。

  三、X線檢查

  1、鋇劑造影

  低張十二指腸造影對胰腺癌的診斷有意義,由于胰腺癌可影響鄰近的空腔器官,使之移位或受到侵犯,最常見的是十二指腸降部胰腺側的“倒3征”,但不常見,僅3%左右的病人陽性,胰頭癌如侵犯十二指腸壁,X線下表現(xiàn)為十二指腸壁僵硬,黏膜破壞或管腔狹窄,胰頭癌還可造成胃黏膜破壞,胰頭癌造成膽總管下端梗阻以后,增粗的膽總管和腫大的膽囊也可使十二指腸球部及橫結腸受壓并發(fā)生移位,胃和十二指腸橫部多被推向前方,橫結腸則多向下移位,或表現(xiàn)為胃大彎和橫結腸的間隙增寬。

  2、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

  經(jīng)十二指腸鏡從壺腹開口處插入導管做ERCP,對胰腺癌的診斷率為85%~90%左右,較B超或CT為高,可較早地發(fā)現(xiàn)胰腺癌,尤其對膽道下端和胰管阻塞者有較大的臨床意義ERCP表現(xiàn)可分為阻塞型,局部狹窄型,進行性狹窄型及異常分枝型等,主胰管與膽總管呈雙管征等改變優(yōu)點是能觀察胰頭病變是否浸潤十二指腸乳頭及胰管和膽管的形態(tài)變化,是顯示胰管最有價值的方法。

  3、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

  通過腹主動脈將導管插入腹腔動脈,腸系膜上動脈及其分支做選擇性造影,選擇性血管造影診斷準確率約90%左右,胰腺癌時主要表現(xiàn)為腹內或胰周動脈,靜脈形態(tài)的變異,包括血管壁呈鋸齒狀改變,狹窄,成角現(xiàn)象,即移位,中斷和阻塞等。

  4、經(jīng)皮肝穿刺膽道造影(PTC)

  可顯示膽管梗阻的部位,程度以及和結石鑒別,如肝內膽管擴張,在B超引導下,穿刺成功率在90%以上。

  四、CT檢查和MRI顯像

  1、CT檢查

  是一種非侵入性顯影技術,能較清晰地觀察胰腺的位置,輪廓,腫瘤等表現(xiàn),CT對胰腺癌的診斷率達75%~88%左右,胰腺癌的主要表現(xiàn)為局部腫塊,胰腺部分或胰腺外形輪廓異常擴大;胰腺周圍脂肪層消失;胰頭部腫塊,鄰近的體,尾部水腫;由于癌腫壞死或胰管阻塞而繼發(fā)囊樣擴張,呈局灶性密度減低區(qū)。

  2、MRI顯像

  胰腺癌的MRI顯示T1值的不規(guī)則圖像,在癌腫中心T1值更高,如同時有膽管阻塞,則認為是胰腺癌的特異性表現(xiàn),對鑒別良惡性腫瘤有意義。

  3、MRCP

  具有非侵入性,無創(chuàng)傷,無嚴重并發(fā)癥,檢查時間短等特點,不需注入造影劑,無X射線損害,能夠清楚顯示膽管及胰管情況,對胰腺癌的診斷率與ERCP相仿。

  五、超聲顯像

  1、B型超聲顯像

  可了解肝內外膽管有無擴張,胰頭或膽總管下端有無腫塊,肝外膽管梗阻部位,性質和膽管擴張程度,胰腺癌的超聲圖像表現(xiàn)為胰腺局限性腫大或分葉狀改變;邊緣不清晰,回聲減低或消失。

  2、超聲內鏡檢查

  對胰腺癌,包括早期胰腺癌的診斷有較大的價值,并能對手術切除的可能性做出一定的診斷,胰腺癌的超聲內鏡檢查表現(xiàn)為:

  (1)低回聲實質性腫塊,內部可見不規(guī)整斑點,呈圓形或結節(jié)狀,腫塊邊緣粗糙,典型的病變其邊緣呈火焰狀(flame-likeoutercontour)。

 ?。?)胰腺癌浸潤周圍大血管時表現(xiàn)為血管邊緣粗糙及被腫瘤壓迫等表現(xiàn)。

  六、腹腔鏡檢查

  在腹腔鏡直視下,正常胰腺表面呈黃白色,由于胰頭癌特殊的解剖位置,腹腔鏡檢查只能根據(jù)間接征象做出診斷,表現(xiàn)為膽囊明顯增大,綠色肝,胃竇部大彎側有不整的塊狀隆起及變形,右胃網(wǎng)膜動靜脈及胰十二指腸上動脈曲張和肝臟及腹腔轉移等改變,胰腺體,尾部癌的直接征象為胰腺腫塊,表面有不整齊的小血管增生伴血管中斷,狹窄和質地堅硬等方面改變,間接征象為胃冠狀靜脈和胃大網(wǎng)膜靜脈曲張,網(wǎng)膜血管走行紊亂,綠色肝及膽囊腫大等。

  七、胰腺活檢和細胞學檢查

  術前或術中細針穿刺胰腺活檢(FNA)被應用于對胰腺癌進行診斷,獲取胰腺細胞的方法有:

  1、經(jīng)十二指腸鏡從胰管,十二指腸壁直接穿刺胰腺;

  2、B超,CT或血管造影引導下經(jīng)皮細針穿刺胰腺組織;

  3、術中直視下穿刺胰腺,Kim對30例胰腺占位病變者行FNA檢查,診斷準確率為80%,特異性為100%,敏感性為79%,陽性預測值為100%,是診斷胰腺癌的很有效方法之一。

6老年胰腺癌病人的飲食宜忌

  老年胰腺癌患者對飲食要求較高,特別是術后放化療后,更應該注意合理有計劃的補充營養(yǎng)。

  一、老年胰腺癌患者適宜飲食

  1、宜飲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飲食,少吃多餐,如稀藕粉、米湯、西紅柿湯、蛋湯、去渣綠豆湯、菜汁、稀面湯、豬肝湯、豆?jié){。

  2、宜吃增強免疫、抗胰腺癌作用食物,如甲魚、龜、鱘、鯊魚、鮐魚、鰣魚、蛇、山藥、菜豆、香菇、大棗。

  3、宜吃具有抗癌止痛作用的食物,如鯊魚、海馬、鱸魚、核桃、麥芽、韭菜、苦瓜。

  4、宜吃抗感染食物:鯇魚、刀魚、鱉、野鴨肉、水蛇、綠豆芽、橄欖、烏梅、綠豆、赤豆、苦瓜。

  5、宜吃谷類(大米、面粉)及瘦豬肉、雞、魚、蝦、蛋和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二、老年胰腺癌患者飲食禁忌

  1、忌油膩性食物及高動物脂肪食物,如肥肉、羊肉、肉松、貝類、花生、核桃、芝麻、油酥點心等。

  2、忌暴飲暴食、飲食過飽,蛋白質、糖也要適當控制。

  3、忌煙、酒及酸、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姜、花椒、辣椒等。

  4、忌霉變、油煎炒炸、煙熏、腌制食物,如咸魚、腌菜、核桃、花生、葵花子、芝麻、油炸食物、油酥點心、奶油、雪糕等。

  5、忌堅硬、粘滯不易消化食物、韭菜、芹菜等粗糙纖維多、對腸道刺激的食物如粗糧、玉米、糯米等。

7西醫(yī)治療老年胰腺癌的常規(guī)方法

  老年胰腺癌主要治療手段是采取手術切除,輔助放化療防止腫瘤復發(fā)。但具體治療方案還需通過系統(tǒng)檢查,診斷分期后,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一、治療

  1、常規(guī)治療

  凡病變局限,經(jīng)檢查可以手術者,盡量爭取開腹探查,行根治術,必要時術前、術后化療,術后輔助化療和(或)放療。經(jīng)探查不能切除者,可行姑息手術(如膽管減壓引流或胃空腸吻合術等),以緩解黃疸梗阻等癥狀,術后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病變雖局限,但已不可能行探查術,則采用放療及化療等藥物綜合治療。病變廣泛,以化療、中醫(yī)中藥、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等藥物治療為主,必要時局部放療。晚期,一般情況差的,則不宜化療,以支持治療,對癥處理及其他藥物治療,有疼痛則止痛處理。根治術后輔助化療,以術后3周左右,無手術合并癥時可開始,一般每間隔3個月行1療程,共3個療程。

 ?。?)外科治療:早期手術切除是治療胰腺癌最有效措施,但已有臨床癥狀、經(jīng)過檢查確診者多屬晚期胰腺癌,手術切除率只有10%~20%。手術方式有下列幾種:

  ①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腸切除術。

 ?、诒A粲拈T的胰、十二指。

  ③擴大根治術。

 ?、芤润w、尾部切除術。

 ?、莨孟⑿允中g。

  (2)放療:隨著放療技術不斷改進,胰腺癌放射治療的療效有明顯提高,??墒拱Y狀明顯改善,存活期延長。可進行術中、術后放療,佐以化療。對無手術條件者可做高劑量局部照射及放射性核素局部植入照射。

 ?。?)化學治療:盡管胰腺癌早期診斷有困難,切除率低,對放、化療不敏感,但適時的使用手術、放療、化療、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激素等綜合治療,包括術前、術中、術后放療或化療。不能切除的局限晚期病人的放療和(或)化療及其他藥物治療等,所取得的效果比單一治療手段為優(yōu),且有可能延長生存期。

  一些化療藥物增加放射線的敏感性,其中以SF11及其衍生物F1207、優(yōu)福定片(UFT)等較為常用,因之對不能切除的局限性晚期胰腺癌及已切除的病例,用SFU加放療,可取得一定效果。

 ?。?)電化學治療:經(jīng)檢查證實病變不能切除,且無遠處轉移的胰腺癌患者可采用電化學治療。電化學治療的原理是將直流電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通過改變局部化學環(huán)境達到殺傷腫瘤細胞的作用,采用剖腹顯露病變,直視下進行電化學治療,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疼痛緩解率為88.9%,止痛有效時間為3~28個月,平均6個月;病灶局部控制率(CR+PR)65.63%,中位生存時間11.6個月。主要并發(fā)癥為胰瘺,經(jīng)腹腔引流1個月內愈合,以后我們常規(guī)術中用大網(wǎng)膜覆蓋治療部位,術后預防性應用西咪替丁(甲氰米胍),未在發(fā)生此并發(fā)癥。

 ?。?)免疫治療:常用的抗腫瘤免疫制劑有:①左旋咪唑;②胸腺素制劑;③干擾素誘導劑,如聚肌胞等;④轉移因子(TF);⑤免疫核糖核酸(IRNA)。

  (6)內分泌治療:一些學者認為,胰腺癌癌組織中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PAN和Con-A表達有關,特別是ER水平。根據(jù)情況給予雌二醇治療,可能有一定作用。

  2、擇優(yōu)方案

  手術及化學治療首選化療方案為FAM和GP方案。

  3、康復治療

  胰腺癌的康復治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對病人的心理幫助:在康復治療中,對病人及家庭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有良好的心理準備,積極地配合治療,對康復有利。

  (2)營養(yǎng)支持:胰腺癌患者進食差,應給予充分的水、熱量、蛋白質等,保證患者的體力。

  二、預后

  手術治療是治愈胰腺癌的惟一方法,但是能手術切除的患者不足20%,他們術后的中位生存期為18~20個月,5年生存率為15%。影響胰腺癌術后預后的因素很多,腫瘤直徑≤2.5cm、無淋巴結轉移的高分化腺癌預后較腫瘤較大的低分化癌好。手術切除邊緣無腫瘤組織殘留者預后相對較好。

當前城市:
全部
【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