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樣囊腫屬先天性疾患,是一種比較少見的顱內先天性良性腫瘤。是錯構瘤的一種,是由于偏離原位的皮膚細胞原基所形成的先天性囊腫,常位于皮下,偶見于粘膜下或體內器官。
皮樣囊腫
- 目錄
- 1.皮樣囊腫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2.皮樣囊腫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3.皮樣囊腫有哪些典型癥狀 4.皮樣囊腫應該如何預防 5.皮樣囊腫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6.皮樣囊腫病人的飲食宜忌 7.西醫(yī)治療皮樣囊腫的常規(guī)方法
1皮樣囊腫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
皮樣囊腫屬先天性疾患,病因不明。皮樣囊腫起源于異位的胚胎上皮細胞,是胚胎發(fā)育早期(3~5周)在神經溝封閉時將部分皮膚組織帶入的結果。
顱內皮樣囊腫2/3發(fā)生在顱后窩,尤其是小腦中線部位,亦可發(fā)生在第四腦室、枕部的硬膜下或硬腦膜外,其次是腦橋、額葉下面,其他部位有垂體區(qū)、松果體區(qū)等。皮樣囊腫一般呈球形或分葉狀,表面光滑,囊壁較厚,邊界清楚,偶與腦組織有牢固的粘連。少數(shù)有鈣化,囊內含有油脂樣物質,呈淡黃色或灰黃色,黏稠半固體狀態(tài),其中可有毛發(fā),牙齒罕見。囊壁外層為少量的纖維組織,不僅有表皮而且有真皮及其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皮膚附件,瘤壁中偶可見到軟骨和骨組織。
2皮樣囊腫容易導致什么并發(fā)癥
深部的囊腫一般較少,易導致骨質增生,需要復雜的手術方案,比如外側開眶。因為囊腫的擴張、壓迫,增生的纖維性組織會包繞囊腫的真正包膜,且囊壁易與其基底的骨膜粘連,很難剝離,長時間增生的囊腫往往對骨壁造成壓迫,形成骨嵴、骨增生,其邊緣易有囊壁殘留。
當皮樣囊腫為開放性時,細菌侵入蛛網膜下腔引起化膿性腦膜炎或腦膿腫。部分病人可因顱內感染而以突然高熱和腦膜炎起病。隨腫瘤長大不僅可阻塞腦脊液循環(huán),產生顱內壓增高,還可累及重要神經結構致功能紊亂。例如腫瘤位于后顱窩多有步態(tài)紊亂、共濟運動失調等小腦癥狀。
3皮樣囊腫有哪些典型癥狀
皮樣囊腫的臨床癥狀主要包括:持續(xù)性疼痛,骶部可有皮贅、形成尾巴,囊性腫塊和腰背部有皮毛竇,同時有如下特點:
1.病程較長,自出現(xiàn)癥狀到就診時間多在1年至數(shù)年之間,自出現(xiàn)癥狀到確診平均約為8年。
2.多發(fā)性皮樣囊腫已有報道,以顱內和椎管內同時發(fā)生為多見,并有家族性發(fā)病。
3.伴發(fā)畸形皮樣囊腫可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如頸枕區(qū)顱骨畸形、顱骨裂、脊柱裂、內臟轉位等。
4.癥狀與體征多數(shù)病人以顱內壓增高為常見癥狀,位于顱后窩者可有共濟失調、走路不穩(wěn)、眼球震顫等小腦損害癥狀。位于鞍區(qū)者可出現(xiàn)視力、視野障礙,其他癥狀有癲癇、偏癱等。皮樣囊腫常伴有皮瘺,這是皮樣囊腫的重要臨床特點。皮瘺的瘺管可以是開放性,也可是閉鎖性,或僅有一纖維束帶。皮瘺多位于中線部位,偶發(fā)生在側位。顱內皮樣囊腫以枕部皮瘺最常見,其次為頂部、額鼻部。
5.皮樣囊腫所在部位較深,不與表層的皮膚相粘連,質柔而韌,有較大張力,其基底部常和深部組織如筋膜或骨膜等粘連而不可移動,并可因其長期壓迫,在局部骨面上形成壓跡。
4皮樣囊腫應該如何預防
皮樣囊腫為先天性疾病,預防主要為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確診治療后其預防與其他囊腫一樣,主要是避免術后出現(xiàn)感染發(fā)炎甚至是復發(fā)。
5皮樣囊腫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皮樣囊腫的診斷,可進行以下5項檢查:
1.顱骨平片:顱骨平片可見圓形骨缺損或局限性骨質侵蝕,這對腫瘤的定性診斷有重要價值。
2.腦血管造影:可顯示正常血管移位等占位性病變的表現(xiàn)。
3.CT:皮樣囊腫由于含大量脂肪,平掃時可呈低密度區(qū),CT值達-100Hu,有時可有鈣化,而呈高低混雜密度影。一般邊界清楚,偶有呈高密度者,CT值在20Hu以上。強化掃描一般無增強。腫物密度不均,可有脂肪密度區(qū),相鄰骨壁可凹陷或缺損??羟粩U大少見。
4.MRI:皮樣囊腫呈短T1,在T1及T2加權像上均呈高信號。
5.B超表現(xiàn):眶內混雜回聲圓形或橢圓形占位,邊界清楚,可見強回聲光團,透聲性強,可壓縮。
6皮樣囊腫病人的飲食宜忌
皮樣囊腫飲食上注意對癥性。主要為根據不同的癥狀,有不同情況的飲食要求,針對具體的病癥制定不同的飲食標準。患者的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yǎng)充足。此外,患者還需注意忌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7西醫(yī)治療皮樣囊腫的常規(guī)方法
手術治療為皮樣囊腫惟一的治療方法,伴有皮瘺者應連同瘺管一同切除。由于皮樣囊腫多位于顱底顱后窩,包膜與周圍組織粘連,因此,囊壁完全切除有困難。對于腦重要部位的皮樣囊腫,不必強求全部切除囊壁,可做部分切除。硬膜外皮樣囊腫伴有皮瘺者,勿切開硬膜以防顱內發(fā)生感染而導致死亡。整個手術過程中勿使囊內容物進入蛛網膜下腔,以免發(fā)生術后“無菌性腦膜炎”,一旦發(fā)生要不斷腰穿放液或腦室引流,應用抗生素及激素等。有皮膚竇時應一并切除。術后放療很少有效,既不能縮小腫瘤也不能預防腫瘤的復發(fā)。切除眼角部位的皮樣囊腫時應注意有時囊腫與硬腦膜相連。如誤傷硬膜而未及時處理,則可形成腦脊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