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 彩牛養(yǎng)生 > 中藥庫 > > 白頭翁

白頭翁 【別名】老姑草、野丈人

適應(yīng)癥白頭翁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可主治熱毒痢疾、瘡癰腫毒、鼻出血、血痔、帶下等。

白頭鵯,又名白頭翁 、白頭殼仔(臺語),是雀形目鵯科小型鳥類,為鳴禽,冬季北方鳥南遷為候鳥,臺灣亞種于臺灣為留鳥,平均壽命約10到15年。白頭翁常見于東亞,臺灣宜蘭平原,中國大陸則是在長江南部的大多地區(qū),以及香港,琉球群島(八重山群島,沖繩等),性活潑,不甚畏人。食昆蟲,種子和水果,屬雜食性,雄鳥胸部灰色較深,雌鳥淺淡,雄鳥枕部(后頭部)白色極為清晰醒目。

【生長分布】

主產(chǎn)于華東、華北、東北等地。

【性味歸經(jīng)】

性寒,味苦。歸胃、大腸經(jīng)。

【主要來源】

本品為毛莨科植物白頭翁的干燥根。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茸毛;主根圓錐形;葉片寬卵形,表面有疏毛或近無毛;花藍(lán)紫色,長圓狀卵形,背面密被茸毛。

【采收加工】

春、秋兩季采挖,除去葉及殘留的花莖和須根,保留根頭白茸毛,曬干。

【性狀鑒別】

表面粗糙,形如枯朽之木柴表皮脫落處顯網(wǎng)狀花紋;根頭部有白色茸毛。

【功能主治】

白頭翁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芍髦螣岫玖〖?、瘡癰腫毒、鼻出血、血痔、帶下等。

【用法用量】

煎服,9~15克,鮮品15~30克;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虛寒泄痢者忌用。

方妙用】

1、治外痔:白頭翁,以根搗細(xì)貼之,逐血止痛。

2、治熱毒痢疾:白頭翁15克,黃柏、秦皮各12克,黃連6克。水煎服。

標(biāo)簽:

相關(guān)文章
專家科普視頻推薦精選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