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葉 【別名】蘇葉、赤蘇
適應癥紫蘇葉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芍髦物L寒感冒、惡心嘔逆、胸脘滿悶、咳喘痰多、脾胃氣滯、頭痛、魚蟹中毒等。
【名稱概述】
紫蘇葉,唇形科,塔花族,雙子葉植物綱,為一年生、直立草本,南方7至8月,北方8至9月。莖高0.3-2米,綠色或紫色,鈍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長柔毛。紫蘇和野紫蘇的葉帶葉小軟枝。 枝葉茂盛時收割,攤在地上或懸于通風處陰干,干后將葉摘下即可。葉片多皺縮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表面有多數(shù)凹點狀腺鱗,葉兩面綠色,暗綠色或帶紫色協(xié)定緣具圓鋸齒。葉柄紫色或紫綠色,質(zhì)脆。嫩枝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均以葉完整,色紫、香氣濃者為佳。
【生長分布】
主產(chǎn)于江蘇、浙江、河南等地。
【性味歸經(jīng)】
性溫,味辛。歸肺、脾經(jīng)。
【主要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干燥葉或帶嫩枝。
【形態(tài)特征】
一年生草本;莖多分枝,紫色、綠紫色或綠色,鈍四棱形,密被長茸毛;葉對生;輪傘花序頂生和腋生;花萼鐘狀,外表面下部有黃色腺點。
【采收加工】
夏、秋兩季開花前分次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
【性狀鑒別】
表面暗綠色;兩面均疏生茸毛;邊緣具圓鋸齒。
【功能主治】
紫蘇葉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功效??芍髦物L寒感冒、惡心嘔逆、胸脘滿悶、咳喘痰多、脾胃氣滯、頭痛、魚蟹中毒等。
【用法用量】
煎服,5~9克,不宜久煎。
【使用注意】
脾虛大便稀薄、腹瀉、氣虛者忌用;陰虛喘咳者慎用。
【偏方妙用】
1、治外感風寒:紫蘇葉、香附各12克,炙甘草30克,陳皮60克。水煎,去渣熱服。
2、治傷風發(fā)熱:紫蘇葉、防風、川芎各5克陳皮5克,甘草3克,加生姜5克煎服。


相關(guān)文章
-
-
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紫蘇葉,俗稱蘇子葉,它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蔬菜,很多人喜歡涼拌食用。其實,紫蘇葉不僅僅是一種美味的蔬菜,也是一種有價值的藥草。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紫蘇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19.5萬 閱讀
-
-
-
專家科普視頻推薦精選問答
常見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