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彩牛養(yǎng)生 > 中藥庫 > > 苦楝皮

苦楝皮 【別名】苦楝、楝棗子

適應癥苦楝皮具有殺蟲、療癬的功效。可主治疥癬、濕瘡、蛔蟲病、蟯蟲病、鉤蟲病、痢疾等。

苦楝皮,中藥名。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樹皮和根皮。本品呈不規(guī)則板片狀、槽狀或半卷筒狀,長寬不一,厚2~6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交織的縱皺紋和點狀灰棕色皮孔,除去粗皮者淡黃色;內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質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呈層片狀,易剝離。氣微,味苦。春、秋二季剝取,曬干,或除去粗皮,曬干。

【生長分布】

主產于四川、湖北、貴州、河南等地。

【性味歸經】

性寒,味苦,有小毒。歸肝、脾、胃經。

【主要來源】

本品為楝科植物楝或川楝的干燥樹皮及根皮。

【形態(tài)特征】

喬木;樹皮灰褐色,有縱溝紋,幼嫩部分密被星狀鱗片;葉片長卵圓形;花淡紫色或紫色;花盤環(huán)狀。

【采收加工】

春、秋兩季剝取皮,曬干;或除去粗皮,曬干。

【性狀鑒別】

外表面有縱皺紋;栓皮常呈鱗片狀剝離;用手折疊揉搓可分成多層薄片。

【功能主治】

苦楝皮具有殺蟲、療癬的功效??芍髦谓臧_、濕瘡、蛔蟲病、蟯蟲病、鉤蟲病、痢疾等。

【用法用量】

煎服,4.5~9克,鮮品15~30克;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不宜過量或久服有效成分難溶于水,需文火久煎。那告本解。

【偏方妙用】

1、治小兒蛔蟲:苦楝皮1000克,水10升。以砂鍋(熬)成膏,每次以溫酒調服1匙,以蟲下為度。

2、殺蟯蟲:苦楝皮、苦參各10克,蛇床子5克,皂角2.5克。研為末,以蜜煉成丸,塞入肛門或陰道內。

標簽:

相關文章
專家科普視頻推薦精選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