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彩牛養(yǎng)生 > 養(yǎng)生常識 > 經(jīng)絡養(yǎng)生 > 正文
“秋收冬藏”,白露之后,天地陽氣開始收斂,此時腎也開始收納陽氣了。腎臟的陽氣就是我們身體里的小太陽,溫煦我們?nèi)恚绻芰績洳蛔?,沒有足夠的氣血來御寒,到了冬天就會很難過,怕冷,感冒也就來了。
下面給大家分享4個小動作,此刻開始養(yǎng)護腎經(jīng),給你的腎,補足元氣,讓它更好地為過冬儲備能量。
需要提前養(yǎng)護腎氣的人群:
一貫手腳冰涼、怕冷;乏力,常覺得疲累的人;足跟冷痛;下肢浮腫(小腿很粗);黑眼圈;容易脫發(fā);腰腿酸軟無力等。
這是最簡單的養(yǎng)護腎經(jīng)的方法。地鐵上,工作間隙,可以隨時進行。
方法:腳跟抬起,直到你的腿酸到不能堅持,然后輕輕砸到地上,感覺到一定的震感。如此抬起—放下—抬起—放下,連續(xù)做7下,也就是佛醫(yī)堂的實修課上多次講過八段錦中的「背后七顛百病消」。一次可以多做幾組。
腎經(jīng)起源于足部,抬抬腳跟就可刺激腎經(jīng),使腎經(jīng)收納陽氣,改善手腳冰涼、容易疲乏等問題,同時還刺激了腳底的補腎大穴——涌泉穴。
最佳時間:下午17:00-19:00是腎經(jīng)運行的時間。此時抬腳跟,事半功倍!
注意:少穿前腳掌上翹的鞋子,腳掌上翹,會讓腳心的涌泉穴處于一個發(fā)散的狀態(tài),不利于護住腎氣。
春天泡腳升陽固脫,夏天泡腳暑溫可祛。
秋天泡腳肺潤腸蠕,冬天泡腳丹田溫灼。
又到了可享受泡腳的時候了,晚上堅持用溫熱的水泡腳15到20分鐘,水沒過腳踝,泡到身體微微發(fā)熱最好。泡腳的同時,可以做兩件事:搓腰,搓耳。
手搓后腰: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補腎壯腰,加固元氣,還可防治腰酸。相當于是服了“補腎藥”。有的人得了鼻炎,鼻子不通氣,堅持搓后腰,鼻子也漸漸通了。
搓搓耳朵:「腎開竅于耳」,把耳朵搓熱,搓紅,能有效補養(yǎng)腎氣。不限于泡腳時分,隨時隨地都可以搓捏耳朵。